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39节(1 / 4)

特别是她心里非常想儿子,想得都快疯了。在家里不用她下地做活,以前还能织布做饭,现在都不用她插手,唯一能让她打发时间的就是给儿子和孙子做衣服。

顾青云心里一怔,原来他爹娘这是担心路费的问题,他只觉得自己的眼睛一酸,忙忍住了,低声说道:“爹娘,你们不用担心路费,我现在在京城买了房子和田地,每月都有收入,加上有俸禄和写话本的收入在,出你们的路费绰绰有余。”

顾大河摇摇头:“不是路费的问题,只是以前你爷奶在家,我们不放心,现在你爷爷今年就六十九了,自从去年病了一场后,他就老是想让我们去京城看看你,说不放心。还有你奶奶,三年前你去京城后,你奶奶送你回来就生病了,差点就熬不过去,当时我们都想着是不是要写信让你回来见她最后一面,没想到你奶奶在病床上不知道听谁说,说她死后你就得守孝,不能当官。奇怪的是,你奶奶知道这事后,病很快就好了。”

顾青云是回来才知道这件事的,心里很是内疚,自己亲人病重都不能陪在身边,他们为了自己安心还一直瞒着,要不是自己回来肯定不知道。

而他奶奶竟然是因为这个才病好,一怔,又有点哭笑不得,连忙按按眉心,低声解释:“是父母不在,官员才需要丁忧三年,说是三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至于爷爷奶奶等其他人,虽说仍旧要守孝,可不用辞官,只需守孝一年就行。这一年不能穿红戴绿,不能饮酒作乐,不能吃荤,不能生孩子,不能去赴宴。”

因为古代的亲属众多,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岳母岳母之类的去世后都要守孝,如果每个官员一名亲属去世都要守个一年半载,再加上自己爹娘的六年,那官员们就不用干活,只在家守孝就得了。

所以本朝规定只有爹娘去世才需要辞官,其他人孝照样守,遵从守孝的规定,但为国效力还是要的。

免得一个进士辛辛苦苦考出来,朝廷正要用你,你就得时不时回家守孝,那国家大事谁来干?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听到解释,顾大河恍然大悟,哭笑不得:“这些朝廷的事我们都不怎么懂,县里很少人当官,我们没和其他人说过这些话哩。”

“不是当官的去了解这些作甚?”顾青云很是理解。平头百姓很少讲究守孝之类的,饭都吃不饱,天天吃素,哪有什么荤菜吃?至于饮酒作乐之类的更是与他们无关。

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父母去世,三年内不能成亲,可有些偏僻的地方根本就不怎么讲究这些,大不了热孝内成亲,朝廷也很少追究和管这些。

知道他爹娘要跟着回京后,顾青云心里极为雀跃,晚上回去和简薇说起这事,她也表示赞同。

“这样好,有公公婆婆在身边,我心里安定。”简薇虽然有些惊讶,觉得自己平静的日子以后会掀起波澜,说心里话,她认识的姐妹大都羡慕自己没有公婆在身边,可这毕竟是夫君的爹娘,夫君是独子,以后总要和他们一起吃住奉养的。

现在儿子们还小,大都在后院,正好有儿子们分散公婆的注意力,不会车老是关注自己,有时间慢慢磨合。

见简薇不反对,他还是能看出真心还是假意的,顾青云很满意。毕竟有婆媳关系嘛,虽说简薇和他娘都是好人,可好人不等于能相处好。

一夜睡得深沉,就是半夜小鱼儿醒来哭闹了下,闹着要回家,让一帮子人都起来哄了半天才哭着睡着了。

顾大河很纳闷,明明下午小孙子和自己玩得挺好的,一口一个爷爷,怎么晚上还闹着要回家?他这是把京城的家当成自己家了。

想到这里,更坚定了要跟着儿子上京的念头。反正只是去个一年半载。儿子已经答应了,只要他们想回来,就让他们回来。

第二天,顾青云早起锻炼,就顺路快步走到顾伯山家附近。

顾伯山也是早起,年老觉少,正在院子外面遛弯,两人遇到后,他就迫不及待的说起族里的事。

“现在族学的小子们读书都很卖力,你开了个好头,小子们都想着要刻苦读书,将来考秀才。只是我看了下,资质好的几乎没有,不过没事,只要刻苦努力,天道酬勤,总有回报的。”

顾青云点头表示理解,天才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刻苦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往科举方面发展说不定能有成绩。

最主要的还是要有钱。

“族里的田地都挂在你名下,不用交税,这日子就慢慢好过了。尤其是现在县城越来越多人,村里的麻布和山货都很容易卖出去。”顾伯山感叹,“实在是没有读书天分的,我就让他们多认识几个字,送到酒楼书肆作坊干活,看在你的面子上,咱们顾族在县里还是能说上话的。”

顾青云一笑:“这不是还有大哥吗?大哥明年想去考乡试吗?”

说起顾青明,顾伯山老了,前几年还觉得恨铁不成钢,恨不得大孙子赶紧考上举人,如今心思就淡了些,只想着以后这个族长和村长之位留给儿子,以后传给孙子。最主要的是,孙子们要头脑清楚,要明事理,守好后方,让族人不惹事,不给青云招麻烦。

“这几年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