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3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35节(1 / 3)

即使太后私底下说两人不成体统,丢尽皇家的脸,也不影响皇后的好心情。

见皇后高兴了,皇帝也跟着开心。为此,谢长亭夫妻俩得到了大大的赏赐,这让他在顾青云面前炫耀了一番。

也因为如此,当第一场《梅花戒》在京城演出时,在京城地区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一听说这是一枕黄粱同意排练的,都认为这个结局是他改的,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请求得到一枕黄粱的重视。而且喜剧结尾让大家不那么伤心,心中的遗憾得到弥补,都非常捧场,导致戏班子场场爆满,一演再演。

尤其是传出皇后也喜欢看之后,更是捧场者和跟风者无数,本来不知道的也跟着看。京城的各家戏班子纷纷使出各种手段来求得顾青云授权,有谢长亭在,顾青云就有了一笔格外的进账,让他高兴不已。

事情得到圆满解决,顾青云这段时间走路都带风。当然,如果自己即将出版的算学书也和话本这样受欢迎就好了。

偶尔,这样的念头会一闪而过。

只是他也知道话本和算学书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只要能帮助到别人,能有人看,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第121章 刻书

顾青云的算学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写给儿子顾永良看, 以后教授儿子数学就有教材了。只是他现在名声还不够大,即使谢长亭肯给他出版, 也一定会亏本的, 那样的话就不好了。

不过他自己可以自费出版,像其他人一样,为了名声自己掏钱也在所不惜。

毕竟有一本著作的读书人地位是不一样的。

只是顾青云左思右想, 还是暂时不去坑谢长亭。他决定找人来抄书,如果卖得好的话再正式出版。

“你这本算学书有六七十页,刻书费包括大青白纸、棕、墨、糊药、印背匠工食等,刻书一本一般需要十六两白银,刻印得越多每本书的成本就越便低, 这比刻印话本贵多了,尤其是这种算学书, 用的纸要上等, 至少要中等,还不能有丝毫出错。”和谢长亭在戏楼见面时,两人谈起出版的事时,谢长亭慢慢解释道。

顾青云点头同意, 他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印刷越多书籍的成本才越低, 比如说他的话本, 有超过上万本的销量出售价格才低到一定程度,这是他的算学书肯定不能比的。

只恨自己不会铅字印刷术,前世没学过这类的知识, 否则如今改革印刷术会便宜一点。

“刻书吧,正式刻出一本书和抄写的书籍是不同的。”谢长亭一个劲地怂恿他出版,劝说道,“我名下有一间作坊,比你去外头找其他人刻书便宜又方便,这么好的条件你还犹豫什么?这么点银子不算很多的。”反正他是很乐意看到顾青云在学问上有名气的,在他看来,话本毕竟是小道,就是挣再多的钱都比不上文人写的一本诗集或经注文集等。

像这次皇后问起一枕黄粱是谁,他都担心说错话会给顾青云带来麻烦。

算学书虽说比不上诗集或经注文集,但现在科举都考算学,地位比之前提高,算是正经书。

顾青云和他相交这么多年,当然理解他的看法。想到这段时间这些梨园戏楼给自己的钱,差不多有将近两百两银子,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算了,自己写话本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在这个世道生存下去。

“行,那就出版,五百本,我自己留五十本,其他的你看着办。”顾青云和谢长亭算了下成本,终于咬咬牙决定出版,不就是花一百多两吗?这钱他出得起。

“放在书店里卖肯定是可以卖得出的,京城的读书人多,尤其是你的书针对的是院试,那些读书人为了能够考中秀才,只要有帮助肯定会买,一本书才几百文钱,不会舍不得。”谢长亭大为高兴,虽说他是驸马,可他的好友有出息他脸上也有光。

他自己交的狐朋狗友都是勋贵里的纨绔,没多大的出息,只能靠着恩荫混日子,哪像顾青云这种的,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又是翰林官,前途比其他人大多了。

他是驸马,一般的事不会求到顾青云头上,可自己的好友有出息,他在公主前面有面子啊,腰杆能挺得更直,省得公主老是说自己交的朋友上不得台面。

想到这里,谢长亭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顾青云正在为自己的钱包暗暗肉疼呢,见他笑呵呵的样子,暗自翻了个白眼。这家伙,以前没钱的时候一百多两都觉得很多,现在摇身一变成为驸马,就开始财大气粗,连上百两的银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良哥儿,你不要吃太多瓜子,会上火。”顾青云把视线转到顾永良身上,见他一边看戏一边嗑瓜子,不禁劝阻道。

今天出来和谢长亭见面,没想到出门前被两个儿子看到了,两人窝在家里许久,都吵着要出来玩。没办法,小鱼儿太小了,今天出来的时间长,只能带大儿子。

幸亏有老师许诺带小鱼儿出去玩,否则他的腿脚肯定还被小鱼儿死死抱住呢。

顾永良仔细一看,见自己面前的桌子上有一小堆瓜子壳,小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看着他爹,笑道:“那儿子不吃了。”说着就把他面前的那碟瓜子推到谢长亭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