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41节(1 / 3)

顾大河理解儿子的意思,生怕家里人觉得举人容易考,以后对儿子失望,就帮腔道:“是啊,我在郡城问过别人了,很多秀才考到老都考不上举人,那些人也和栓子差不多,十五六岁就考上秀才了,可是举人一直没能考上。在我们家,又没有钱,没有关系,想找学问好的夫子教都难找,只能几十号人一起上课,那时只有一个夫子教,顾不得那么多学生的。”

可以说,顾青云和顾大河这段话,把顾家人这几天翘起来的尾巴都打掉了。

他们还以为顾青云能轻易地一直考到最后呢,毕竟他一直都很顺利地一关一关过的,没想到举人和进士竟然那么难考。不约而言的,他们之前在考虑的时候,都把顾伯山的遭遇忽略了。

“咳咳,看看咱大伯就知道了。”顾大河提了一句。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想起科举的残酷性,这些日子的美好想象顿时不翼而飞。

第43章 吃惊

“奶奶, 如果你有个女儿,你家里很富裕, 又有人当官, 那你乐意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乡下小秀才吗?”顾青云又问道,“乡下和城里的生活习惯不同,他们一顿饭可能就花费一两银子以上, 嫁过来后,习惯肯定和咱们家格格不入,那时大家都不好相处了。对方势大,我们有求于人,就得捧着她, 我不敢生她的气,可是你们又是我最亲的人, 我帮谁都不好, 夹在中间也难受,一难受,我就不能专心读书了,考举人的时间也遥遥无期, 唉。”

顾青云故作忧愁状。

老陈氏已经把思绪沉浸在顾青云营造的想象中了。

顾青云又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分析了一遍,虽然他觉得自己是在胡言乱语, 可万一呢?还是先要打好预防针。

老陈氏陷入了沉思, 就是一直旁听的小陈氏和李氏也在思考着。

只有家里的男人们频频点头,很是赞同的样子。

“栓子,不能娶农家女, 又够不着大家闺秀,那能娶谁?”李氏眼珠子一转,问道。

“和我们家门当户对的就行。”顾青云其实也没想过,不过如果非要自己成亲的话,那他宁愿娶一个识字的姑娘,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他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爱上对方,但他保证,一定会对她体贴,不会有二心,尽最大的努力让对方和自己成亲不觉得后悔。

“奶奶,你等我考上举人再给我说亲吧,我现在不想这个。”顾青云最后说道,很是严肃。

“就听栓子的,以后他的婚事要他同意才行,栓子和我们不同,娶的媳妇要他自己满意才行,以后两口子才能和和美美,栓子才能把精力放在读书上。”顾季山吐出一口烟气,总结道,“至于其他人说的什么亲戚女儿,你们都不能随便应诺。”

顾青云这才知道,自从大家知道他考上秀才后,附近的人都想着下手快点和他定亲,就是李氏也被她娘家大嫂说动了,想把她大嫂的女儿说给顾青云,可惜她刚一提,就被老陈氏拒绝了。

顾季山毕竟是一家之主,只要他出声了,这事一般都是按照他的吩咐办。

于是,有关于顾青云的婚事就这样告一段落。

顾青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对他爷爷很是感激。

接下来就说起了二弟顾青平启蒙的事,顾季山的话让顾二河和李氏都高兴不已。

他们看向顾大河一家,见他们都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心里知道了什么,两人就更高兴了。

“不过,狗蛋儿他性子活泼,一下子送到大伯家是不是不太好?不是每个人都和栓子一样能沉得下心读书的。”顾二河高兴过后犹豫了一会,终于忍不住说道。

自家那个泥猴子,他不是没教过他认字,可是连一炷香的热度都没有,老是想着出去玩,坐不定,记得快忘得更快。

顾季山一听,也想到了顾青平平时的表现,敲敲烟杆道:“太小了的确不太好,这样吧,等到他六岁再送过去,这段时间你在家要好好教他认字,拘拘他的性子,就像当初栓子一样,也是认字后才去大哥那里的,结果学得很好。”

顾青云一囧,好吧,貌似他的一切举动都被家人过度解读,想让后面的两个弟弟向他看齐。

“爷爷,二叔,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二弟虽然活泼,但是他很聪明,记东西也比较快,只要能耐下心,一定能学好的。”显然的,顾青云的这段话让顾二河和李氏忍不住笑开了花。

顾青云最后打算,这段时间他在家,有空就由他教一下。他这也是怕顾伯山太过于严厉的态度让顾青平厌学,才决定这样做的。

第二天顾青云和何谦竹、赵文轩两人一起坐着何家的牛车去了县城,因为和县衙的人在码头办事时就熟悉了,加上顾青云等人是新晋秀才,所以县衙办事的速度很快。

顾青云刚和老书吏、李书办他们叙旧呢,就听到有一名衙役过来说县令想见他们。

他们再一次见到刘县令,发现对方比上一次看起来要精神多了,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的。

码头的成功,和他治下出现了新朝建立以来数量最多的秀才,这让刘县令接见他们时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的。

顾青云感触颇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