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七十七章 半生争天命,无碑墓中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七章 半生争天命,无碑墓中藏(2 / 3)

林朝在一处不知名的野地上负手而立,贾诩紧随其后。

在二人的面前,有一座低矮的新坟,坟头野草摇摇晃晃,随风飘荡。

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但此刻的北邙山上,却显得如此清冷。

二人就这么神情肃穆得看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至于面前这座新坟,倒是简陋的可怜,除了坟前有些贡品之外,甚至连个碑都没有。

风还在吹着,是如此的喧嚣,却又显得寂寥。

良久之后,林朝缓缓开口道:“这……便是李文优之墓?”

贾诩没有回话,只是缓缓点了点头。

林朝继续注视着坟墓,脑中却回想起了当年李儒辅佐董卓入京,企图平灭世家,掌控天下的模样。

彼时的李儒,是何等的孤傲高冷,胸中更有吞吐万物之志。

挥斥方遒间,整个天下都在其手中掌控!

而后董卓败亡,李儒在长安郁郁十载,最终却被装进了这座低矮的坟中。

他生前的一切,仿若南柯一梦,荒诞而离奇,却又令人向往,令人神伤……

一念及此,林朝忽然笑了出来,也不知是在笑李儒还是在笑董卓,亦或是笑这世间。

笑了半晌,林朝又发出一声低沉长远的叹息。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择雄主,出西凉,两度弑君终身殇。

半生争天命,无碑墓中藏……”

听到此处,一生只为谋身的贾诩竟面露悲切之色,眼角也有些晶莹,口中喃喃低语道:

“文优兄……”

一首歌谣吟罢,林朝自顾自拿出一壶酒,就在李儒坟前一屁股坐了下来,同时邀请贾诩与自己对坐。

“此处……应该是衣冠冢吧。”

贾诩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地说道:“文优鸩杀先帝后,便在未央宫中饮鸩而亡,尸体就在先帝身旁。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自然不会放过他的尸首,等某知道时,文优早已没了全尸,某便只能在此给他立个衣冠冢……但终究无法立碑。”

以李儒两度弑杀天子的行径,自然享受着如董卓一般的国贼待遇。

只是他太过消瘦,身上没有多少脂肪,无法像董卓一样被做成天灯,但一个车裂之刑还是免不了的。

对于这种向尸体泄愤的行径,林朝倒也是没觉得多难受,毕竟人都已经死了。

虽然是在北邙山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贾诩依旧没敢写上李儒的名字。

一旦被有心人发觉,不仅他死无葬身之地,连林朝都有可能被波及。

初春的风吹弄着林朝的鬓角,发丝轻轻飞舞的同时,林朝也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但他却丝毫不顾仪态,仍执着地倒满了三樽美酒。

“李文优虽有恶于天下,但终究也算为这太平盛世出了一份力,文和,且让咱们敬他一杯!”

闻言,贾诩满色严肃的举起了手中酒樽。

“合该如此!”

祭礼已毕,林朝便站了起来,正了正衣冠,对着眼前低矮的坟墓拱手一礼。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李兄,你先歇着,剩下的事情……某替你来完成。”

说罢,林朝又注视新坟良久,才终于转身离去。

他明白,这虽然是自己第一次来祭拜李儒,但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

归途中,林

。朝对贾诩道:“文和,文优可有子嗣后人在世?”

贾诩摇了摇头道:“此事某亦不知,不过就算有,咱们应该也找不到。而且,文优也应该不希望咱们找到。”

“也对,那此事便不必再提。”林朝轻声一笑道,“不过文优替咱们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咱们也该加快重塑山河的步伐了。某意,请你走一趟并州。”

“并州……”

贾诩沉吟片刻后,有些犹豫道:“如今豫州南阳战事尚未结束,咱们的大军仍在征战中,此时若是再图其他诸侯,某担心不能首尾相顾。”

“文和多虑了,如今陛下已践祚称帝,占据大义名分,天下莫敢不从。再者,这乱世持续的时间也太长了,某不想再等了。”

“那此去并州,当如何行事?”

贾诩问道。

“昔年黑山张燕归投陛下,某令他仍镇并州。如今七八年过去,此人麾下当有精兵数万。待某谕令一封,使你统领张燕麾下大军身向冀州北部,劝降公孙伯圭。”

贾诩顿时明白了林朝的意图,开口道:“不错,如今刘虞已献上幽州,公孙瓒只有冀北数郡之地,已独木难支。况且此人乃陛下师兄,应当不至于做个汉贼。

只是,公孙瓒归降如何,不归降又该如何?”

“某此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劝降公孙瓒,倘若公孙瓒不愿降,那就直接开战便是,这便是某让你带着张燕大军前去的缘由。

倘若公孙瓒愿意归降,那就让他与张燕合兵一处,大军西进讨伐凉州韩遂!”

自董卓之乱后,凉州就处于一个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其内军阀混战,吏治崩坏。

而这些军阀中实力最盛者,便是从董卓时期便开始反复横跳的韩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