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4章(1 / 4)

这个绢罗花一般都是赏给一品大臣的,户部尚书是正二品大臣,原本是赏米粮,其他官员依次递减。

次日早朝。

众臣看着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已经是战战兢兢。

官员们按照以往早朝的流程汇报了一番。

各个部门的事情处理完,众人也都是松了一口气,总算平平安安的度过早朝了。

正要下跪问安的时候,谢傅远就开口道:“宣旨吧!”

大太监展开圣旨,高声读读了起来。

除了刚开始一些翰林院拟订的文邹邹的话以外,主要就是升现任户部尚书为本朝丞相。

众人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都是讶异不已,户部这次出了户部主事这么大的事情,身为户部尚书,没有出事就算好的,这次竟然还升迁了。

不过这位户部尚书自从先帝驾崩以后,就活跃了起来,以前从来没有见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户部尚书跪下领旨后,开口道:“陛下,臣这半年内恐怕是没办法为陛下效力了。”

谢傅远惊讶的哦了一声:“爱卿要去做什么?”

户部尚书回道:“臣要去地方上看一看,看看我邺国那些远离京城的百姓过的好不好。”

谢傅远点点头,他知道有句话叫做天高皇帝远,恐怕那些偏僻的地方,官员就是土皇帝。

“爱卿说的有理,民生困苦。”谢傅远说着,目光扫向朝中的众人:“今天朕就定下一个规矩,以后不加赋。”

官员都是拜倒,口中直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说的是不加赋,又没有说不加税。

赋是皇帝内库的银子,皇帝不让百姓加赋,那自己就少用一些,这些对于官员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自然是大力支持。

谢傅远说着,又道:“以后要是谁敢再贪污,六十两以上者,都剥皮食草。”

众官员跪在地上都是打了一个哆嗦,看来往后的日子越发艰难了。

户部尚书,现在的新丞相先是反应过来,口中高呼:“陛下英明!”

其它官员又反应过来的也是立刻高呼陛下英明,只是这声音不像平日里的整齐。

最后众人无论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都是喊了一遍。

谢傅远冷笑一声。

现在官兵往年拖欠的军饷也派人送了过去,蝗灾也是救济了银子,百姓只要拿到银子和每月发放的粮食,一个冬天也就撑过去了。

贪官杀了一大堆,现在国库里没有因为这些开支亏空,反而是多了许多的银子。

谢傅远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现在总算是什么事情都回到正轨了。

他出了太和殿,大公公跟在旁边,不是用眼睛瞄向谢傅远。

谢傅远终于不耐烦的问道:“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大公公这才小心翼翼道:“陛下,按照规矩,您是要去皇陵祭祖的。”

谢傅远轻轻“嗯”了一声,这些日子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还真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了。

他朝着坤宁宫而去,没想到大太监突然扑通一声跪下,道:“陛下,奴才对您的忠心可鉴。”

谢傅远转过身,就见一脸惊恐和担忧的大太监,反应了好半晌这才知道是什么回事。

原来是因为大太监刚刚提醒他要去皇陵祭拜的事情,他只是点点头,大太监还以为他生气了。

毕竟大太监以前是在皇帝身边侍候的,甚至到了最后的临死前,对大太监的信任比对自己儿子更甚。

大太监这是担心他会对大太监的忠心产生怀疑。

谢傅远愣神之间,就听大太监道:“陛下,当年要不是您救了奴才一命,奴才是断断不会有今日的。奴才对您重心耿耿。”

谢傅远一笑,道:“难道还要朕亲自扶你起来吗?”

看见谢傅远这样,大太监这才知道是自己太过风声鹤唳。

他在先帝那个薄情寡义的人身边,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谢傅远继续向着坤宁宫走去,经过大太监这一提醒,他想到小时候的事情,不禁笑意加深几分。

他的母亲当时还在,自从那次宴会和许乐然相识之后,他们总是一起玩耍。

宫中的规矩很多,皇子不能私自出去,可因为他的母亲只是最小的一个答应,先皇对他也是不闻不问,他就总喜欢跑出宫去玩。

一次他会宫晚,天已经黑了。

他路过坤宁门后面东边的板房时,就见墙根地下有两个人在一追一赶。

走进了看,是一个老太监和一个年轻一些的太监。

后面的老太监手里提着一个缸子一样的东西,他远远闻着就很臭,当时还奇怪宫中的太监怎么会拿这么臭的东西。

就是一些蒜,还有味道重的东西,太监都是不允许吃的,因为吃了这些,在侍候贵人的时候会熏到贵人。

一旦有这种情况,就是杖毙。

可接下来的一幕就超出了他的认知,他见老太监追上年轻的太监后,竟是把手里缸子里的东西要往前面的小太监嘴里倒。

口中还阴笑着道:“只有你今喝了咱家这些琼浆玉液,明个才能不死,否则……”

他走进了,才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