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明末风流小公爷> 第91章 范文程的毒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范文程的毒计(1 / 2)

北京的春天极短,稍不留神,已经到了初夏。不知烦恼的知了,又开始谱写它那没人爱听的歌曲。

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敬谨亲王尼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议政大臣索尼、大学士范文程,兵部尚书洪承畴等人,齐聚武英殿。

一夜之间,多尔衮似乎苍老了很多,身心疲惫。

在外人面前,他总是表现出一副勇猛顽强的样子,身体却一直虚弱。

再加上他常年在外带兵打仗,也落下了许多疾病。这几天更是经常会感到头疼,头晕目眩,很难受。

皇宫中的太医也想了很多办法,去帮助他缓解头痛,但是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此时多尔衮面沉似水,多铎东征的失败,让他痛心疾首。可大清的前途更让他担忧。

原来设想迅速解决李自成,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江北,取得大运河的控制权。

再把扬州的财富搬到京城,迅速充盈清朝国库,至少可以有个一到两年的缓冲。最后伺机夺取江南,一统天下。

然而这一切,随着东征的失败,成了泡影。

多尔衮沉吟了半晌,平静地说道:

“多铎在虎牢关遇阻,孔有德全军覆没,估计耿仲明部也好不到哪里去。看样子,南征是一时急不得了。诸位都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商议一下。”

“摄政王,从豫亲王的战报上来看,这次失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军使用了一种我们没有搞明白的武器。”济尔哈朗出班道:

“此种武器似有神助,见火就着,遇水不灭,而且数量众多,使得我军将士见之,闻风丧胆,毫无反抗之力。”

“其二是东征行军的路线,似乎已经被明军全面掌握。几万人的围堵,如果没有得到情报,事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决计是做不到的。”济尔哈朗补充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

“的确如郑亲王所讲,我看不仅是十五弟的行军线路泄露了,整体东征的战略意图,明朝是了如指掌。吴达海,你们刑部查得怎么样了?”

“启禀摄政王,无论是满是汉,凡是知情者都已详加拷问,可疑人员俱已抓捕。特别是前明投诚的官员,一个都没有放过。”

吴达海担心自己回答的不够全面,又道:

“就连可能知道消息的宫女、太监,都抓了几十人。虽严格审讯,却是一无所获。”

“就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多尔衮问道。

“如果按照摄政王刚才的推断,南明已经掌握了东征的战略部署,那么泄密之人,绝对不会超过五人。可这五人,绝对没有泄密的可能。”

多尔衮也是暗自点头,吴达海说的这五人,恐怕连他自己都包括在内了。

此时,敬谨亲王尼堪走了出来,神色凝重。

“摄政王,我们一方面要严查消息走漏的渠道。另一方面,还要对当前局势作出应对。毕竟进攻江南已经不太现实,如何守住现有地域才是当务之急。”

“摄政王,现在京城周围兵力不足六万,而驻守大同的总兵姜瓖,对我大清怀有二心,不得不防。我们一时间恐无力再抽出人马南征。”

兵部尚书韩岱一边分析形势,一边建议道:“我的想法是让豫亲王即刻回京,再择人替换大同总兵姜瓖,稳定京畿。”

“摄政王,自万历年间,北方就一直依赖江南的粮草与运河之补给。之所以要尽快南征,就是为了解决京城的粮秣之需。”

户部尚书英俄尔岱也提出了看法。

“现在无法南征,恐怕用不了多时,整个北方就会出现粮食危机。我们需要尽早想出对策,避免造成恐慌。”

多尔衮听着这些叽叽喳喳,是一个头两个大。

“你们说的这些,本王都明白。本王不是问你们现在有什么困难,而是让你们想出解决的办法。”

这时,洪承畴出班奏道:“摄政王,微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洪爱卿此言差矣,你是我帝国忠臣,切勿因一张烂纸产生困扰,有话直说,本王赦你无罪。”多尔衮安慰道。

“多谢摄政王的信任与体谅。摄政王、诸位王爷,我大清之所以能从容入关,皆因当年各地流贼作乱,攻陷北京。若我大清能一举南下,定鼎江山,当然是要剿灭这些流贼。”

“但依眼下的形势,不如放虎归山,让他们继续和残明势力绞杀,而我们将兵力收缩,坐山观虎斗。”

“我们将兵力布置在黄河以北,据守山东、京畿和山西,这样,黄河与淮河之间,还有陕西,势必就造成一个无人管理的地带。”

见众人纷纷点头,洪承畴继续道:

“诸位想一想,如此一来,残明和流寇,势必为此地归属大打出手,而我们就可以渔翁得利,坐等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即刻大举反攻。”

礼亲王代善笑道:

“好主意,如果他们要经营黄河以南,我们还可以派人偷渡,进行骚扰。实在不行掘开黄河,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

这时范文程道:

“不仅如此,在豫王爷和英王爷撤回北京的时候,所过之处杀光所有汉人。烧毁所有城池、村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