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准备好纸笔后,朱瞻基这才缓缓开口道:“要说弊端,这摊丁入亩的弊端、疏漏,还是很多的。”
随着朱瞻基一开口,周围众人也渐渐收敛起原本的玩笑,认真的听了起来。
尽管他们并不认为朱瞻基真的能说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此时的好奇心已经膨胀到了顶点。
“这其中最大的疏漏,就是对士绅集团的免税之策。”
“简单说,这摊丁入亩之策的根本是将那些无地、少地百姓的赋税压力转移到那些土地实际拥有者的身上。可目前根据我朝的国策,土地实际拥有者中占据最大份额的士绅、宗亲、勋贵,却全部拥有土地的免税赏赐。”
“如果这免税的赏赐不取消,那么取消丁税后的压力只会转移到少数通过实际劳作富裕、且没有免税之权的百姓身上。这么做,等同于强盗之举,将他们几十年的辛劳转眼付之东流。”
“而想要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朝廷给予的免税之策。”
“嗯.....我称其为,官绅一体纳粮。”
知道这件事自己避无可避的朱瞻基,这次在讲解这件事情的时候倒是比跟老爷子讲时爽快了很多。
原本并不觉得朱瞻基能说出什么实质性问题和解决方桉的朱高炽,对于眼前自己这儿子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了。
尽管直接取消免税制度这件事本质上看起来并不是什么绝妙之策,但最起码朱瞻基提到这个问题也说明他抓住了这摊丁入亩之策的关键,这个办法也确确实实可以解决摊丁入亩之策的一大弊端。
一旁的众多大臣们在听到朱瞻基说出这一点后,也都目光闪烁。
“你继续说。”
老爹朱高炽到底是监国几十年的太监,在谈起正事来时,这份养气功夫还是很足的。
对于朱瞻基所提到的这件官绅一体纳粮并没有当即作出任何反应和意见,反而是催促他继续说完。
“刚刚我就说了,这摊丁入亩之策的根本是将那些无地、少地百姓的赋税压力转移到那些土地实际拥有者的身上,让穷苦百姓有更多生存的空间,改善生存条件。”
“而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的本质是改善土地兼并所带来的无地少地百姓无法生存的后果,并且有效的抑制土地兼并之风愈加盛行,让土地留在穷苦百姓的手中。”
“可诸位想想,穷苦百姓活不下去在税收制度上除了这土地兼并的原因外,就没有其它弊政了嘛?”
“其中首要一点便是税收过程中的火耗一项!”
“按照以往的情况,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可他们增收的那些赋税就真的只是其中火耗吗?我看不见得。”
说完,朱瞻基还转头看向了一旁正在奋笔疾书的夏元吉,问道:“夏尚书,这一点你应该最清楚了,说说吧。”
听到朱瞻基的询问,缓缓停下笔的夏元吉在思考了下后,回道:“正如长孙殿下所言,一些地方官在征税赋税时除了正常的火耗之外,经常会出现以火耗为名,谋取私利的情况。毕竟......”
说到这里,夏元吉突然停住了。
就当众人疑惑时,朱瞻基却是看的明白,直接说道:“直说无妨。”
得到朱瞻基的允诺,夏元吉这才继续开口道:“毕竟我朝实行薄禄制,官吏俸禄与历代比起不敢说最低,但绝对不算高。按照如今物价,很多地方的官员仅靠俸禄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用度。”
“以一个正常的七品官县太爷为例,每月俸禄为7.5石粮食,或者45两白银,看似满足用度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这是京官,地方官的俸禄还要减半。加上全国各地因粮食产量多寡,粮价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俸禄只够开支,有些地方却完全不够。”
听着夏元吉的话,在场众人虽然都是朝中官员,但这些小事情有时还真注意不到。
不过,夏元吉的话对于朱瞻基而言还是太保守了。
毕竟夏元吉乃是朝中官员,有些事情且不提他知不知道,就是知道,有些话他还是不能说的那么赤裸裸。
想到这里,朱瞻基便也没再耽搁,直接接着那夏元吉的话说道:“若仅此,按说满足吃喝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并不是那些官员们谋取私利的借口。”
“但是。”
“诸位都是朝中大臣,又大多有皇上的诸多赏赐以及田地收益,还有高出地方官一倍的俸禄,所以很多事情或许并不清楚。依旧以地方七品县太爷为例。”
“除了地方官员要比京官少一半的俸禄外,一个县太爷还有什么除了日常用度外的支出呢?”
“这首当其冲的便是招募师爷的耗费,正常一个县太爷都会配有两名师爷,钱粮师爷与刑名师爷,这两位师爷都不属朝廷编制,每月俸禄皆由他们的主官,县太爷负担。原本朝廷发放的俸禄只为官员用度,如今却多了两人。”
“而县太爷所负担的俸禄,还必须要满足这二人一家日常的用度,否则又如何能招募的来人。”
“不仅如此,自皇爷爷登基之后,诸多用兵之处,导致朝廷朝政贵乏,为了找补这一部分的银钱,朝廷便在官员俸禄上做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