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菩珠> 菩珠 第12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菩珠 第120节(1 / 3)

新帝端坐在御案之后,身穿龙袍,腰系金錾云龙纹的腰带。一片阳光从东阁的窗牖中射入,映得他肩上龙袍上绣着的一条金龙闪闪发光,令人不敢直视。

此处这座长庆宫,始建于明宗年,原本只是明宗用来接见外臣赐宴游乐的一座宫殿。孝昌皇帝继位后,这里基本空置。而在李承煜登基不久,他便将日常处置政事的所在从几代皇帝都用的紫宸宫搬了出来,转到此地。

这里距百官办公所在的门下省和中书省更近些。照郭朗的说法,这是新帝励精图治躬勤政事的表现,百官对皇帝的这个举动,也是称赞不已。

而今日的东阁中,除了郭姚这些孝昌朝的老人,还多了一张新的脸孔。这便是崔铉。年纪轻轻,他便就升到了三品的轻车都尉,可谓是随了新帝登基之后整个京都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人物。

这也无可厚非。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年轻,自然喜欢提拔重用和他一样年轻之人,何况这个姓崔的青年人也确实能力过人。从前秋狝一鸣惊人不说,迅速平定留王一党西南叛乱的功臣也是他,回来后因功升到这个位置,众人无话可说,除了艳羡之外,无不逢迎拍马。今日他身穿绣有代表勇猛和力量的猛兽图案的三品紫色武官袍服,立在东阁之中。身边众人奏议不断,他一言不发,面孔肃冷。

郭朗姚侯等人就皇帝的议题,说了洋洋洒洒的一大通,概而言之,大意无非是说西域能如此快就见功,全是朝廷威加四海的结果,陛下锐意求治知人善用,更是功不可没。几人一致认为秦王提议言之有理,是时候将宝勒王子送回西域继承王位了。王子在京都居住了将近十年,如今回去,自然亲近李朝,帮助朝廷抵御东狄。

李承煜道:“朕亦是此意。众卿既无异议,那便如此定下。昨日朕也收到了王子上给鸿胪寺转呈朕的谢折,另外,请求我朝派个人随他回国担任辅国侯,以辅佐他为王。何人能当此职?”

辅国侯名为辅国,实际是派去属国担当监察之职的人。那宝勒国的王子流亡多年,早学聪明了,为了让李朝的新帝放心放他回去做王,索性自己开口求人。

郭朗和姚侯等人推荐了几个,李承煜仿佛不是很满意,神色冷漠,没有点头。

方才一直憋着的韩荣昌实在忍不住了,出列道:“陛下,臣愿护送王子归国,至于那个辅国侯,倘若陛下信得过臣,臣亦毛遂自荐!”

他这话一出,其余人有些惊讶,纷纷看他。

这辅国侯的头衔听着威风,但只是朝廷西域属国里的一个小侯罢了。他已是朝廷的广平侯,这会儿却自告奋勇去做属国小侯,无异于自降身份。

李承煜道:“你当真愿去?”

韩荣昌慨然道:“陛下放心!臣心甘情愿奔赴西域,继续为朝廷效力!”

李承煜盯了他片刻,点了点头:“朕准了,就你吧。你去之后,除了辅佐宝勒王,更要助力都护府,和都护府同心协力,早日将东狄势力驱逐出西域,明白吗?”

韩荣昌心花怒放,下跪承命。

李承煜微微颔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还有一事。到了那边,记得替朕向皇叔和皇婶问句安,就说……”

他的唇边露出了今日的第一缕笑容:“……说,朕对皇叔和皇婶,甚是想念。”

他一字一顿地道。

从头到尾始终一言未发的崔铉,望着韩荣昌满口应承领了制命兴高采烈出宫而去的背影,目光微动,随即很快垂目,又恢复了他面无表情的一贯模样。

广平侯韩荣昌即将出关往宝勒国担任辅国侯的消息,在京都中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倘若说从前,他还能因长公主李丽华的缘故,隔三差五地进入众人的视线,到了现在,再无人愿意浪费眼目去关注他了——因为李丽华自己的处境,如今也是十分尴尬。

她的亲侄儿李承煜登基快要半年了,朝廷中不少人封官进爵,唯独她,那个本当早早落到头上的“大长公主”的头衔,却是迟迟不见册封。

传言这是上官太后从中作梗,认为她德不配位。皇帝不敢违抗太后之命。

没有皇帝的册封,李丽华便永远只是前朝的“长公主”,无法获得如今她原本应当享有的“大长公主”的地位。京都中的好些贵妇人对这事幸灾乐祸,背后嘲笑,甚至,有人不是背后嘲笑,而是当面鄙视,譬如,李丽华的死对头萧氏。

李丽华永远不会忘记,那日她的马车行在道上,相向遇到了要入宫的萧氏。

论地位,她虽得不到大长公主的封号,但依然高于萧氏,照规制萧氏应当退让,让她先行。但萧氏起先竟不退,故意将她顶在路上,直到引来满街围观的路人,指指点点,那贱人方假意呵斥奴仆,下令让行。

李丽华听得清清楚楚,当她的马车从那贱人的车旁走过之时,那贱人车中发出一声讥笑,说“长公主千岁,千千岁”。

李丽华当时恨得几乎发狂,在心中暗自发誓,总有一天,她要将上官太后还有萧氏这帮贱人给踩在脚下,让她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但更自知,今非昔比,只能忍气吞声,自那日后,好些时候没有出现在公开场合,去往她的别庄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