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超凡医圣> 第592章 你们的关系到了什么程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2章 你们的关系到了什么程度(1 / 2)

要知道,汉方药原本是属于大华古老的中医瑰宝,但是在大华却倍受质疑,而在倭国,汉方药则实现了逆袭!

究其原因,主要是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医和汉方药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倭国官方除了将汉方药纳入医保体系,减轻患者采用汉方药的药费负担外,也十分重视汉方医学教育。

明治时期,倭国官方曾颁布法律废止汉方医学,但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倭国文部省恢复批准了综合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药科大学、齿科大学可开设传统中医学教育课程,汉方医学教育重新被加入其中。上百所医科大学全部开展了汉方医学的教育。

倭国官方还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就被WHO指定为世界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倭国的中医界并非墨守成规,反而很重视技术的创新,而且创新主体是各大制药企业。

倭国制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其研发费用占整个国家投入的80%。倭国的三大汉方药生产企业(三共、津村、钟纺)的新药研发费用均占每年销售收入的10%—20%,可以说,在技术研发方面非常舍得投资。

正因为重视技术创新,倭国的汉方药与大华传统的中药有相当明显的区别。

倭国将汉方制做成药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摆脱了水煎火熬的传统中药服用方法。为最大限度保留药效,药物提取过程采取温浸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和设备。

经过了剂型创新,让服用汉方药更加方便,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制剂外观和口感

上,倭国企业也进行积极创新,颗粒美观、包装精致、口感好,一些汉方药颗粒剂能直接口服,都不需要水送服,一改中药粗糙、苦涩的观感。

事实证明,企业最能贴近市场,也最有活力。

比如,倭国的小林制药,瞅准“雾霾商机”,研制出“清肺汤DUSMOCK”,大力向大华游客推销。引发了大华游客爆买潮,小林制药甚至还把“清肺汤”的产量增加了30%,才能满足大华游客的需求。

倭国还在中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加入人参、沉香研制的救心丸,光是这一味汉方药,年出口就超过数亿美元。

除此之外,倭国人对生产汉方药的企业,实行了极其严苛的质量控制。

因为中医给人一个很强的印象就是“随意”。大华中医界曾做过一个实验,邀请16位资深中医教授,进行诊断,结果判断舌质淡红、脉象信息一致性都不到6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倭国在汉方药的生产过程中,就极力压缩这种“人为”因素,包括颁布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有的汉方药都严格按标准生产。

标准化,是现代生产的显著特征。标准化后的汉方药,不会与欧美标准发生冲突,显然也更有利于汉方药走出日本国门,被国际市场所接受。

比如,津村制药的六君子汤,就被西方医学界用来进行辅助抗癌治疗。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倭国还专门出台了药材种植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对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除了检测性状、干燥减重等项目外,倭国对于汉方药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的监控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倭国汉方药对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

比大华中药标准更为严格。

而在中医传承方面,倭国也特别重视。

其中中药原料、中医典籍,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

中药强调“道地药材”。光是倭国的津村药业,就在大华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

而在大华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但是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个。

因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在大华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倭国,然后倭国的制药企业进行深加工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

而且倭国所生产的汉方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因此利润并不低。

倭国也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不同于西医,中医药的智慧植根大华国传统古籍之中。

目前倭国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大华,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其中不仅注重古代书籍,还特别关注大华内地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还在大华内地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为其所用。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倭国在中医继承和汉方药开发方面,都要比大华先进不少。

反观大华的中医和汉方药,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被国人所重视,而且大华的大部份制药企业更重视短期利益,舍不得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与倭国的制药企业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楚云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