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东周列国传奇> 第七十六章 灭潞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灭潞国(2 / 3)

巩固自己的地位,上台之后就开始对朝臣进行清洗。凡是拉不过来的,他都排挤、打压。经过他反复的清洗后,潞国朝廷里全是他的党羽。酆舒变成了一手遮天的人物。随着他的势力膨胀,他变得愈发的趾高气扬了。他甚至不把潞子婴儿放在眼里。仿佛在潞国,他才是国君。

狐射姑逃到潞国后,在潞国做了大臣。狐射姑有本事,此人经历复杂,曾经跟随重耳流浪于列国之间,长达十九年之久,他又身经百战,什么都不怕。他还是历过晋国宫廷复杂的斗争历练过的人。更主要的是,在潞国人眼中,狐射姑有晋国背景。因此,狐射姑在潞国做大臣的时候,酆舒还算是比较收敛的。换句话说,狐射姑在一定程度上对酆舒起到了制衡的作用。

几年后,狐射姑死了。酆舒再无顾忌,变得愈发放肆,简直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朝中大臣都怕他,就连潞子婴儿在他面前也变得畏畏缩缩,毫无尊严。

当时,秦国制定了一个钳制晋国的战略,他们发现,潞国具有这样的战略价值。为此,秦国想方设法拉拢酆舒。酆舒贪财,秦国便派出使臣,化妆成商人来到潞国,给他送上大量的美玉和金银。一来二去,酆舒就变成了亲秦国派。秦国对酆舒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将潞国变成秦国的同盟国。

酆舒遵照秦国的旨意,开始进行运作。他不担心潞子婴儿,因为这个人没什么主见,并不是最大的障碍。酆舒最顾忌的人是潞子婴儿的夫人伯姬。伯姬是晋国公主,一旦她发现了酆舒的勾当,那么酆舒不但不能成事,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酆舒是心狠手辣的,他想来想去,便对伯姬动了杀心。

为了除掉伯姬,他屡次三番的在潞子婴儿跟前败坏伯姬的名声,说她不检点等等。潞子婴儿起先不信,但经不住酆舒有鼻子有眼的多次描画,渐渐的,他开始疏远伯姬。

酆舒见有机可乘,便找人设了局来陷害伯姬。伯姬毫无防备,最后落入酆舒陷阱中。伯姬有口难辩,以至于被杀。

潞子婴儿在整个事件中都被酆舒牵着鼻子走,在杀伯姬这件事情上,他虽然不情愿,但也无奈。再说了,对他来说,少了一个徐娘半老的女人也没什么。

伯姬死后,他和酆舒只考虑一点:如何瞒住晋国。在酆舒的授意下,潞国给晋国发了一封正式国书,其上说,伯姬因病不治,煎熬时日,最终去世。晋景公不明真相,也只能听之任之。此事就这么过去了。

晋景公在伯姬事件上没有反应,这助长了酆舒的气焰。而伯姬一死,酆舒便公开的提出,要投靠秦国。朝中大臣都迎合他。潞子婴儿态度含糊,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事情在两可之间摇摆不定。

这期间,秦国的使臣又来过。酆舒表示,假以时日,他必将潞国拉入秦国阵营。

如果不是一件意外事件,他或许就成功了。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次,潞子婴儿和酆舒比賽弹弓。这种弹弓就像晋灵公玩的弹弓一样,可以发射泥丸。潞子婴儿射罢,轮到了酆舒。他先端起酒喝了一口,然后大大咧咧的操起弓,夹上泥丸就射。这时候,去看靶子的潞子婴儿还没走回来。酆舒视而不见,照射不误。不料,一颗泥丸飞出去,只见潞子婴儿啊呀一声怪叫,捂着眼睛就跳起来。左右伺者惊慌上前,都去急救。而酆舒则拿着操弓,慢慢而来,没有半点惊慌和愧疚。

他走到潞子婴儿面前,见他只顾呲牙咧嘴,嗷嗷直叫,便说:“我失手了,没射准,甘愿罚酒一杯。”说完,一副乐呵呵无所谓的样子。

潞子婴儿只顾捂着眼,连一句责备的话都不敢多说。

此事过后,潞子婴儿在养伤期间暗下决心,要除掉酆舒。他就算再愚钝,到了这种时候也回过味儿来了。他明确觉得到,一旦失去晋国,他就再无后盾。秦国是靠不住的,只有晋国能够帮他。在酆舒等人的眼中,他正是有了晋国的后盾,才得以立足的。不然,他早就什么都不是了。

潞子婴儿想来想去,最后下定决心,求晋景公帮忙。为了打动晋景公,他特意把伯姬之死的真相说了出来。反正,他已经到了再无筹码的境地了,他觉得,或许只有伯姬的死能够激怒晋景公,进而换来晋国的支持。

果然,晋景公真的出兵了。

公元前594年的年底,秋霜满地,万木凋零,天地之间一片萧杀气象。在蓝天白云下,晋国大军踏着裸露的黄土,荡起阵阵黄尘,浩浩荡荡的杀奔潞国。为首一将正是晋军老将旬林父。晋景公考虑到潞国多是骑兵,所以发兵车三百,并调集晋军主力出征。

旬林父采用了偷袭战术,在杀进潞国之后,他将俘虏都扣押起来,以保证行动隐蔽。到了第四天,当晋军深入潞国腹地时,消息才传到酆舒的耳朵里。

酆舒已经来不及向秦国求救了。他只好亲率潞国之精锐,前去迎敌。此时,旬林父已经打下了潞国的曲梁城。酆舒赶到了曲梁,相距晋军二十里下寨。当日,旬林父派人给酆舒下了战书,约他第二日在曲梁城外交战。

第二日清晨,朝夏满天,寒意料峭。在曲梁城外的一处开阔地上,晋、潞两国兵马摆开了阵势。晋军远多于潞军,但潞军那边多是赤狄骑兵。这些人各个彪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