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东周列国传奇> 第七十五章 我无尔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我无尔诈(2 / 4)

诉他们,千万不可投降,一定要坚守待援。晋国很快就要出兵了。”

然后,他又派人去告诉宋国使臣乐婴,叫他先回宋国,等待晋国出兵。

解扬出了晋国,一路南下,路过郑国的时候,被郑国人逮住了。郑襄公知道楚国打宋国,实则是帮自己,所以就把解扬押送给了楚庄王。

楚庄王劝解扬投降,解扬不干。但楚庄王很有耐性。他请解扬喝酒,又送了大批礼物给他。解扬觉得,不投降怕是脱不了身了。于是玩起了假意投降。

楚庄王问:“晋侯派你去宋国,到底做什么?”

解扬说:“我不骗你。我去宋国,就是告诉他们,晋国很快就要出兵了,叫他们不要投降,坚守待援。”

楚庄王说:“那你就去告诉他们,晋国军队来不了啦,叫他们放弃抵抗,赶快投降。宋国人断了念想,就会投降。这是好事,免得老百姓受苦。”

解扬低头不语。楚庄王说:“你要是不答应,我只好把你当敌军办了。”

解扬叹口气说:“好吧。”

第二日,楚军将一个瞭望高台推到城边,让解扬站在台上向城中喊话。解扬喊道:“宋军将士们听着,我叫解扬,奉晋侯之命前来传话。”

他这一喊,无论是攻城的楚军,还是守城的宋军都停了下来。尤其是宋国将士,他们一听说晋国来了人,纷纷竖起了耳朵。

解扬高声喊道:“宋国的将士们,晋侯叫我告诉你们,晋国很快就要出兵了,叫你们坚守待援,决不投降。”

楚庄王赶紧叫人把解扬弄下来,然后怒斥道:“你答应帮我,怎么又失信于我?你这是找死嘛,别怪我不客气。”

解扬毫无惧色,甚至还咧开嘴笑了笑。然后就一本正经的讲起了大道理。他说:“我听说,国君之所以能发号施令,靠的是义;臣子能听命于君,靠得是信。信如同水,义如同舟。以信载义,则舟行顺利。惟其如此,想干的事情才能干成,国家才能稳固,百姓才能凝聚。心中有义,则能守信用,既守信用,就不会背叛君主。大王,您拿钱来收买我,这是不懂国君靠的是什么来驱使臣下。我受晋侯之命而来,完不成使命,只有一死。怎么可能因为一点钱而放弃呢?我之所以答应帮你,无非是我想做到‘食君之禄,终君之事’。就这点心思,别无他求。”

楚庄王听得一头雾水,早已不耐烦了。他瞪着眼说:“我现在就把你扔在油锅里炸了,你信不信?”

解扬仰天大笑,环视大帐中的楚军将领,然后说:“你们都看到了。我没骗你们。我既是忠臣,又讲信用。没想到,一个讲信用的忠臣在楚国会是这种下场。拿忠臣来下油锅,这大概是你们楚国的风格吧?我死不要紧,但我得提醒各位将军,你们以后得小心点啊。”

解扬这番话既是调拨,又是煽动。在场的楚军将领们似乎都被触动了。楚庄王看着将领们,将领们也望着楚庄王,大家好像都有点心动。

忽然,有一个人出来为解扬求情,接着众人纷纷上前去求情,仿佛谁不表态,谁就不是忠臣一样。楚庄王有点尴尬。他的眼睛看着油锅,心里在想,炸他?还是不炸?

大帐之中的气氛有点凝固。楚庄王犹豫了一会儿,心想,反正解扬也没用了,杀他也没多大意思,传出去反而不好听。于是他露出微笑,借大家求情的台阶把解扬放了。

楚庄王被解扬耍弄一番后,打消了投机取巧的念头,开始专心致志的组织攻城。他觉得,进攻才是最实在的。

睢阳城里的宋军听了解扬的传话,就像当年郑国人相信晋国的救兵很快就要到了一样,他们心怀期待,拼死抵抗。楚国军队根本攻不进去。

宋国大将华元见楚国大将公子侧在城外搭建了一个高台,整天爬到高台上向城中瞭望,他也学着公子侧的样子,做了一个高台,每日爬到高台上,从城中向外瞭望。有时候,元华和公子侧两人就站在高台上,隔着城墙喊话,公子侧劝华元投降,华元则劝公子侧撤兵。

宋、楚双方日日鏖战,陷入了僵持状态。

睢阳城里,全城老幼都调动起来,能够拿武器的都爬上了城墙去守城。战斗从公元前594年的秋天,一直打到第二年的春天,整整九个月。楚军破不了城,宋军也赶不走楚国人。双方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但却杀红了眼,都咬紧牙关坚持着。

相比于楚军,宋军的情况十分危急,睢阳城中早已断粮,老百姓把仅有的粮食全部给了守城将士,自己扒树皮挖草根充饥,城中每天都有人饿死。宋国军民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盼着晋国军队来救援,但晋军就像白日中的星星一样,连影子都看不到。即便这样,宋国人依然是上下齐心,死不投降。

楚庄王情绪低落,眼看着楚国士卒日日消耗,粮草渐渐不济,而睢阳城岿然不动,他心里火烧火燎的。现在是,攻不能胜,退又不甘心。正所谓骑虎难下。

有一天,楚庄王对公子侧和大臣申叔时发起了牢骚。他说:“想不到宋国人这么顽强,我看,实在打不下来,回去算了。”

公子侧和申叔时也是垂头丧气,毫无办法。

当晚,申叔时的仆人给他献策说:“宋国人不投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