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东周列国传奇> 第五十一章 怨之必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怨之必报(1 / 2)

晋文公回到晋国,刚刚休整了半个月,宋国大司马公孙固便来向他求救了。

原来,宋襄公(公子燬)死了,他的儿子继位,就是宋成公。楚国借着这个机会,派大将成得臣带领郑、蔡、陈、许四个诸侯国进攻宋国。宋成公抵挡不住,便派大司马公孙固来晋国搬救兵。

晋文公召开朝议。将军先轸说:“楚蛮子只要有机会就欺负中原弱小诸侯。咱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欺负谁,咱们就帮助谁。如此一来,中原诸侯都会渐渐的支持咱们。何愁霸业不成?”

晋文公问群臣:“你们说,这个仗该怎么打?”

狐偃说:“楚国打咱们的盟国,咱们就打他的盟国。”

晋文公问:“打谁呢?”

狐偃说:“当年咱们流浪的时候,卫、曹两国对咱们这伙人很不客气。咱们的信条是有怨必报。如今曹、卫两国都归附了楚国,我觉得就打他们。只要我们打卫、曹,楚国一定会去救援,那么宋国之围自然能解。”

晋文公想起当年在卫、曹两国受的窝囊气,便答应了公孙固的请求。他一面叫公孙固先回宋国,一面发布领命,叫晋国的将军们秣马厉兵,准备出征。

赵衰出班奏道:“臣有一条建议。按周朝的规矩,大国可以设立三军,中等之国可设两军,小国只设一军。晋国在武公时候,设了一个军。到献公时,扩充为两个军。后来,献公吞并了虞国和虢国等十多个小诸侯国,土地面积扩大了一千多里地,到如今,已是大国。既然是大国,就应该设三军。臣建议把全国的军队整编成上、中、下三军。这样一来,归属有序,便于调动”

晋文公笑道:“你的提议正和我意。照准。先整编军队,然后出征。”

经过一次大规模的整军后,晋文公任命狐毛为上军大将,狐偃为上军副将;郤縠为中军大将,郤溱为中军副将;栾枝为下军大将,先轸为下军副将。赵衰、旬林父、魏犨等皆在军队任职。

整编完成,晋文公便带领三军浩浩荡荡的出征了。

半道上,狐偃献策说:“咱们应该把口号改一下,不要说去打曹、卫,只说去打曹国。免得他们联合起来。”

晋文公说:“你想得很周到。是应该改一改。不过,咱们又以什么理由打卫国呢?”

狐偃说:“打曹国要先经过卫国。咱们可以去向卫国借道。我料定卫国不同意。咱们刚好有借口打他们。”

晋文公笑道:“你的主意够损,不过,是个好主意。”

晋军到达卫国边境的时候,晋文公派使臣先行去了卫国,向卫成公提出了借道的请求。卫成公犯了难,想拒绝。

卫国大夫元晅说:“当年重耳逃难到卫国,先君(卫文公燬)不让他进城,这个事情跟他结了仇。如今他来借道,摆明了是为难咱们。若是不答应,他必然要新账旧账一起算。臣以为,还是借个道,让他们过去算了。”

卫成公说:“咱们和曹国一起归附了楚国。要是借了道,莫说对不起曹国,自己也很危险。还有楚国,他们会怎么看?一旦背弃了楚国,将来咱们靠谁?”

正如狐偃所料,卫成公不肯借道。晋国军队以此为借口,向卫国发动了进攻。晋文公亲率郤縠的中军渡过黄河,向卫国挺进。

他们的进军路线正好是当年重耳等人逃难时进入卫国的路线,不出两日,大军到了五鹿。

晋文公又来到了当年他们休息的那颗大树底下。他停下车,望着树冠,心中想起了介子推。沉默片刻,禁不住悲凉,感叹说:“就在这颗树下,介子推割了腿上的肉给我做了一碗汤。”说完,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

将士们一片沉默。

魏犨怒气冲冲的说:“何必在这儿悲叹。大丈夫,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前面就是五鹿城,咱们打进城去,什么怨气都出了。”

先轸也鼓噪说:“魏将军说对,当年咱们没进五鹿城,那是因为没那个能力。今日大兵压境,再进不去就没道理了。赶紧动手吧。”

魏犨、先轸都是当年跟随晋文公重耳流浪过的,他们对于当年饿着肚子横七竖八的躺在树下休息的情景记忆犹新。晋文公很理解他们的感受。他当即下令:围攻五鹿。

先轸和魏犨率先带兵扑向了五鹿城。晋国大军随之而动。一时间杀声阵阵,士兵们抬着云梯像蚂蚁一样爬上了城墙。五鹿城小兵少,哪里经得住晋国大军的围攻?不到两个时辰,晋军便破城而入。

晋文公坐在战车上前呼后拥的进了城。他得意洋洋的对走在身边的狐偃说:“还记得当年那个庄稼人吗?他送了一块土疙瘩给我们吃。你说那是得到土地的先兆。你的话今天应验了。”

狐偃哈哈大笑。他暗想,当年若不是担心你们闹事,我才不会胡诌一番呢。

晋军休整一日后,晋文公叫老将郤步扬镇守五鹿,然后带领大军继续向卫国纵深挺进。

又过一日,他们到了卫国的敛盂(河北濮阳县)。敛盂也是一个小城,规模和五鹿差不多,不过却比五鹿稍微富庶些。晋文公打下敛盂城后,屯兵于此,暂时休整。

这时候,齐国使臣赶到了晋军大营。他向晋文公报告说,齐国的国君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