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东周列国传奇> 第四十八章 两把大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两把大火(2 / 2)

子圉就是因为杀人太多失掉民心的。主公,咱们还是宽容他们吧。”

晋文公确实很明智,他听进去了。于是下了一道命令:

“凡在夷吾、太子圉当政期间,有过于重耳言行者,既往不咎。只要真心悔过,忠心为国,都将一视同仁。”

这道命令下了之后,朝廷上的大臣们稍稍稳定了些。但是重耳觉得,民心还没有收服。他为此一直苦恼。

有一天,头须来见他。晋文公一见到头须,就想起当年他卷了行李和盘缠逃走后给大家带来的苦难,顿时怒从心起。他咬牙切齿的对头须说:“你胆子不小哇,还有脸来见我?”

头须趴在地上磕头说:“主公,我知道我罪大恶极,当年我卷走了你们的盘缠,害的那般兄弟吃尽了苦头,他们各个都恨不得宰了我。但是我敢来见你,自然有见您的道理。”

头须的话让晋文公想起了勃鞮,他平缓了口气说:“你说,你有什么道理?”

头须说:“主公您在外面奔波了十九年,自然清楚人情世故。朝中的大臣们,尤其是吕省、郤芮手下的人,很多人都说

过对你不利的话,做过对不起您的事,这些人不在少数,他们都很担心。即便您下了命令说要饶恕他们,但是大家还是担心。当年,我偷了主公的钱财,害得你们一路上受冻挨饿,这件事情晋国人都知道。晋国人都骂我罪大恶极。要是主公饶了我,大家就会相信主公的话,就会放下心来。这就是我来见主公的道理。”

晋文公笑起来,他指着头须的脸说:“你这狗东西,实在是太狡猾了。不过,你能来,也算是帮我。我就饶恕你吧。”

晋文公饶了头须,还特意坐上头须驾的车,在都成中招摇过市的走了几圈。所有看到的人都觉得晋文公气魄很大。众人都在议论,说重耳心宽,说不翻旧账,那是真的不翻。头须不是被饶恕了吗?于是原先跟着吕省和郤芮跑的那些大臣才安心下来。这样一来,曾经反对重耳的人,渐渐的都开始真心支持他了。

国内的局面稳定了,晋文公便派人从秦国接回了怀赢,后改名为文赢。又从齐国接回了齐姜,从狄人的地盘上接回了季隈和儿子。重耳一家终于团聚。

做完这些事情后,重耳开始大封功臣。他叫原先那批跟他流浪的人自己说说自己的功劳。大家伙兴高采烈,纷纷表功。只有介子推不说。于是,晋文公封了所有人,唯独没有封介子推。

介子推回到家中发骚说:“晋献公的儿子都死光了,只留下一个重耳。他当国君,那是天意。狐偃、赵衰那些家伙连这一点都看不到,还非说是他们的功劳,简直可笑。我真替他们汗颜。要说有功,我当年割下腿上的肉给他吃,那才叫有功。可惜,他怕是早就忘了……”

第二天早上,介子推收拾了行装,带着老母亲去了绵山隐居。从此,一去不复返。

介子推走后,重耳的旧人中有些人抱打不平。有一天,有人写了一篇无名帖,贴在晋文公的宫墙上:

曾有一龙,流落西东。

小蛇几条,随之建功。

腾龙在天,小蛇归洞。

各有着落,其乐融融。

还有一条,落寞山中。

晋文公看了这个帖子,心中大惊,他神色慌张的说:“坏了。我怎么把介子推给忘记了。”

他马上派人去寻找介子推,可是找来找去,回来的人都报告说没找到。一年多后,有人来报告说,有人在绵山上发现了介子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樵夫。晋文公于是又派人去寻找,回来的人报告说,还是没有找到。晋文公想起当年在卫国的大树下喝的那碗肉汤,心中愈发不安,他决定亲自上山去找。

晋文公带着兵马把绵山围住,派兵上山搜寻,一连几天,都没有发现介子推的踪影。有人说:“介子推这是故意不下山。咱们干脆放一把火,把他逼出来。”

晋文公受不了那张无名贴的嘲讽,到这时候,他觉得只要能把介子推找回来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就想试一试。一声令下,士兵们四处点火。不消片刻,绵山上大火熊熊,遮天蔽日。

火一燃起来就无法控制,一连烧了三天。山中跑出来许多野兽和飞鸟,但就是不见介子推出来。

三天后,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晋文公派人上山搜寻。这一次他们倒是找到了介子推。但不是活的,而是烧成了黑炭的介子推和同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介子推的母亲。

士兵们将两具黑乎乎的尸体抬下山来,晋文公一见,当即嚎啕大哭。当年那般旧臣也跟着他大哭起来。最后,晋文公下令,就在绵山上厚葬介子推母子。

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三月初三。

老百姓都说,介之推是因为不说自己的功劳,而被烧死在绵山上的。百姓们既敬重介子推的忠义与清高,又为他感到惋惜。于是,每到这一天,有些人就忌火,只吃冷饭。渐渐的,这种习惯演变成老百姓的一种传统。

后来,中国民间每到农历的三月三,百姓们就不动火,只吃冷饭冷菜。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