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东周列国传奇> 第四十五章 宋楚泓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宋楚泓之战(1 / 2)

子鱼一路狂奔,逃回宋国。当晚便去见了宋国大司马公孙固,两人一商量。公孙固提议,叫子鱼即国君之位。他说:“主公被楚国人扣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国君之位不能空着。丞相,你要主持大局,就得名正言顺才行。”

公孙固不避讳篡位之嫌提了这个建议,正因当初宋襄公即位的时候曾经和子鱼闹过一场兄弟谦让的把戏。再加上,子鱼有能力,人缘好,大臣们都拥护他。因此,公孙固才敢提出让子鱼坐君位。

子鱼说:“当初我就拒绝了。现在就更别提了。”

公孙固说:“我怕楚国人会利用主公来要挟宋国。咱得先把这条路给他们堵死。”

子鱼说:“既然这样,我就先代管一下也行。”

果然,子鱼坐了君位,正在想办法对付楚国时,楚国兵马就先打到了宋国的都城睢阳城下。

楚国大将斗勃在城下叫道:“你们的国君在我们手上,他的生死全凭我们一句话。只要你们投降,我就放了他。”

公孙固站在城上回应道:“公子目夷已经做了新君。你们手上那个国君没用了。要杀要剐,你们请便。若要攻城,我们奉陪。睢阳城墙高河宽,不怕死的就来吧。”

楚成王见吓唬不了宋国,便下令攻城。攻了三天,睢阳城纹丝不动。楚成王原本想速战速决,没想当到,宋国人早有准备,根本占不了便宜。他一怒之下,便想杀掉宋襄公。

大将成得臣说:“大王曾经说过,宋公不该杀鄫子,如今大王要杀宋公,那就和他一样了。再说,宋国有了新君,咱们再杀掉一个丢了君位的国君,就跟杀一个俘虏没什么两样,毫无意义。臣以为,不如放了他。”

楚成王说:“这像什么话?仗没打赢,又放他们的国君。楚国的面子何在?”

成得臣说:“大王无非是想收服宋国,可睢阳城实在坚固,一时间拿不下来。臣的意思,咱们干脆改变思路,也搞一次会盟,用外交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楚成王说:“说说你的想法。”

成得臣说:“中原数得上的诸侯无非齐、宋、鲁、郑这几个,现在齐、郑和咱们的关系都不错,只有鲁、宋不服。我想,只要收服鲁国和宋国,则霸业可成。”

楚成王问:“怎么收服他们?”

成得臣说:“咱们给鲁国写封国书,态度上要软中带硬,就说请鲁侯来商量处置宋公的事情。估计鲁侯不敢不来。如果他来了,替宋公求情,咱们就给他个面子,放了宋公。这样一来,鲁国和宋国都会和咱们结盟。如果这件事情做成,那么齐、鲁、宋、郑都变成了咱们的盟友,霸业何愁不成?”

楚成王说:“这个主意不错,你差人去办。”

于是,楚成王一面围攻睢阳,一面派人去联络齐、鲁、郑三个诸侯国,叫他们到睢阳城下来商议处理宋公的事情。

鲁僖公收到楚成王的信,本来不想理睬,可又怕惹来麻烦,所以就来到了睢阳城下。不过,他先去见了齐孝公和郑文公,最后才和楚成王见面。以此表示他看不上楚国。

第二天,楚、齐、鲁、郑四国诸侯坐到一起开会。

会盟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讨论谁做盟主的问题。郑文公曾经受周天子的嘱托,叫他联络楚国,对抗齐国。所以他率先提议,请楚成王当盟主。

鲁僖公说:“做盟主靠的是仁义,不是武力。如今楚国拿住了宋公,兵临睢阳城下,如何叫人心服?如果楚王放了宋公,我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齐孝公表示赞成,他也劝楚成王放了宋襄公。楚成王本来就不想杀宋襄公,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于是当场释放宋襄公。

宋襄公走出来,他憋了一肚子火,但又不能不陪着笑向楚成王和众诸侯一一致谢。心里别提多别扭了。鲁僖公见他很尴尬,便请他就坐,他总算有了一点安慰。

郑文公又一次提议推举楚成王做盟主。这时候,楚成王用眼睛盯着宋襄公,宋襄公起身说:“楚王宽宏大量,有仁义,鄙人赞同郑伯的意见。”

齐孝公没表态,鲁僖公因为有言在先,不好反悔,便不说话。齐孝公一看,宋、鲁、都不反对,也跟着点了点头。就这样,楚成王做了盟主。

会议走完了该走的程序,楚成王便和大家订了盟约。楚成王撤了兵,众诸侯也都散了。

等到诸侯们都走了,宋襄公忽然发现,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因为公子目夷做了国君,他不敢进睢阳城。想要逃到别的诸侯国,可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哪儿。

他正琢磨着,却见公子目夷的人来了。使臣对他毕恭毕敬,一口一个主公的叫,并说:“主公,丞相派我来,是专门接主公您回去的。”

宋襄公说:“别蒙我了。他抢了君位,还请我这个旧国君回去干什么?”

使臣说:“主公,丞相是为了救您才那么做的。他派我来,就是请您回去继续做国君。”

使臣说得言真意切,宋襄公满面羞惭,但是国君的位子还是不能不要。宋襄公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跟着使臣进了睢阳。

宋襄公重新登上君位后,一心想挽回面子。楚国惹不起,他决定拿郑国出气。因为郑文公推举楚成王做盟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