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北山青原> 第三幕 顽童初识老仙机(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幕 顽童初识老仙机(上)(1 / 6)

王家屯在上村的东面,是上村与下村离的最近的地方,只需穿过一片农田就能到达卓远大街。

王家屯里头的大户自然是王家,早些年王家老爷靠经商赚了一大笔钱,而后举家搬来了红柳子镇。

王家老爷搬到红柳子镇的第一件事,就是捐钱给当地府衙,由此弄到了个‘保长’的官职。

这屁大点的官说开了就是个虚职,既不领俸禄又无实权,可王家却能用它在上村大肆购屋建厝,并由此招募了许多看家护院的家丁。

有了家院后,王保长又凭着多年的生意经,花钱从村民手里收地,待攒足够多的地后,他又把这些地租给了外来的长工,自己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上村最大的地主。

刚开始,王保长还能与村民、长工和睦相处,但随着家业越做越大,为了保住自己在上村的财势,他便日夜寻思着如何盘剥长工与村民。

近几年,上村村民一说到‘王保长’三字,都怨声四起,但由于王保长每年都能上供为数不菲的税金,所以黄陂区的府衙对他所作所为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按理说,这家大业大的王家会有很多子嗣,然可能是因果报应,王保长的几房妻妾都只给他生了女儿,以至到了天命之年,王家还是无一男丁。

王保长为了传宗接代,决定立个新规,让还待嫁闺中的女儿全都改成招赘,想借此来延续香火。

王喜鹊就是王保长众多未出嫁的女儿之一。她最早响应新规,找了个白净书生入赘,可事与愿违,白净书生什么都好,就是不能让王喜鹊怀上孩子,更别提说是生男孩了。而与此同时,与王喜鹊一同招赘的姐妹们却一生一个准,王家很快有了一,二,三,四,五,六……六个小男孩。王喜鹊见继承家业无望,一气之下休了白净书生,转而与养牛的长工骆水生偷欢,结果才一下就怀上孩子。

待十月怀胎后王喜鹊生下了个男孩,这是王家招赘以来的第七个男孩。王喜鹊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小七’。

王小七出生的有点晚,此时的王家早没了香火之忧。

王保长在得知王小七是王喜鹊和家里长工生的后,心生怨怒,以名不正言不顺为由,拒绝让王小七入族谱。

王喜鹊虽有怨言却也不太在乎,因她要的是王家的继承权,这王小七即便是能入的了族谱,根据长幼尊卑也无法得到继承权,况且她心里头始终想的念的都是白净书生。

既然这儿子只是一时用气得来的,又入不了族谱,王喜鹊索性就把他交与骆水生抚养,她甚至连儿子的大名都懒得取,就一直叫‘王小七’。

可怜的王小七从小就只能跟他爹一样,被王家当作奴仆,住长工棚,吃奴才饭,每天随他爹日出放牧,日落而归,二人一起劳作却只能领一人的薪酬,吃一人的口粮,生活拮据无比,只有每年节假日王喜鹊高兴时送点东西过来,他们才过的比其他长工好一点点。

可近年来,王喜鹊送的次数越来越少,听说是差人寻着了白净书生住处,为了与白净书生复合,她要努力撇清与王小七爷俩的关系。

如此的王喜鹊让王小七有娘等于没娘,所以自他懂事起,心中的亲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阿爹骆水生。

但骆水生却是片字不识,每日只懂得如何放牛养牛,对王小七疏于管教,这使得王小七成了上村名副其实的‘野孩子’。

野归野,当有人骂他‘野种’时,身材孱弱的王小七却丝毫不肯退让,于是经常是打架从村头打到村尾,每次都被打的浑身是伤也不在乎,找个隐秘的秸秆垛躲起来舔舐伤口,自怜自哀,怜哀久了就昏睡过去,醒了第二天照样没事一样与阿爹一起去放牧。

若长此以往,王小七的命运就只能和他阿爹一样,被人奴役欺侮一辈子。然机缘巧合,梅庄不知何故突发奇想,在王家屯附近开了一座学院,说是给十里八乡贵胄子弟上学之用,取名叫‘风临院’。

由于离得近且墙头不高,从小擅长攀爬的王小七每天放牛放到一半就跑去偷学。

风临院门口有幅题联,上头书着‘学墨临风,即无苟得’,意即这人只要是自己肯学就会有收获。王小七靠着偷学反而学得更多更快,不知不觉中,他也能读书写字了。

有天,王小七问阿爹为什么你姓骆我却要姓王?阿爹支支吾吾地告诉他,‘我是王家的长工,老爷小姐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王小七不服,说自己应该姓骆,而且还要取个与上古圣人一样的名字,叫‘尧’。骆水生不识字,不知儿子说的典故,但却从心底涌上一股的莫名自豪感。

之后,骆水生逢人就说自己儿子名字已改成了‘骆尧’,于是不久后,他被王保长派到断风崖顶上去采燕窝。

断风崖形成年代已无从考究,人们只记得它从破洞时期起就矗立在赤瓜河东岸的飞云峰上。

飞云峰位于圪垯山的西南,高耸的飞云峰阻绝了北下的狂风,留住了南往的水气,使得断风崖一带形成了与荒漠截然不同的景象。每年春季,飞云峰南坡到处树木苍翠、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由于食物充沛,成群结队的沙燕来此养育幼崽,牠们在断风崖顶筑出密密麻麻的洞,远远望去犹如开了一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