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斩尘缘(1 / 3)

浮云不定,飘忽变幻。如轻纱笼罩山峦,倏忽散去,半山腰邂逅了苍松。

“你们小师弟,与旁人不同。”

站在崖边,如临碧海,俯视苍穹。天那么远,远不可及;又那么低,仿佛在脚下。

萧忆枫恭立于师尊身后,旧地重游,恍惚间听到了一十二年前,师尊对他说的那句话。

何为不同?

天命。

神州修仙宗门林立,压制了世俗皇权,天下无不敬仰。上至皇室宗亲,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有寻仙问道之心。

然而,万万人中,能跨过那道修仙门槛的不足万分之一。

修仙者的第一重境界,称“朝闻境”。

取自“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谓迈过此道门槛,方才与修道有缘。

佛门称之为有“慧根”,道教名曰“道心”,而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有“仙缘”。

迈不进朝闻境的,一生都是凡夫俗子。

能迈过此道门槛的,年纪亦是天差地别,有年轻人,也有白头翁。

萧忆枫六岁悟道,殷念秋算来尚不足六岁。

可是,他们的小师弟,是天生的朝闻境。

出生就越过了修仙的门槛。

万事万物,依循天道,任何的馈赠都不是没有代价的。

得天独厚,未必是真的受天道眷顾。

“都说太行的灵脉在系舟山,不如说,你们小师弟就是太行的灵脉。”

太行山纵贯中原,因其地势,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浸润了太多血色,刀剑争鸣声与杀伐戾气经久不散,绝非仙家福地。

千余年前,游方僧道偶然穿山越林而过,惊异于此地灵气浓郁,不啻于福地洞天。及至阳泉立宗,为天下望。

不知从哪一天起,宗门的前辈忽觉灵气渐渐稀薄,与其他仙山洞府不同,仿佛不是无穷无尽的;又或许是宗门、弟子越来越多,灵气也如山上的古木,若是砍伐过度,终有绝迹之时。

随之而来的,是阳泉宗自上而下,修行速度逐渐滞缓,立宗三百年的仙门,却不曾再出过一位成圣境。就连门下弟子,出类拔萃者难寻一二。长此以往,宗门渐衰已成定数。

直到那年,系舟山上的圣人,在半竿翠竹下,捡到了一个小小婴儿。

从那以后,太行的灵气,奇迹般地复苏了。

世间万物皆遵循法则,有“得”必有“舍”,一方平白无故受益,多是从另一方夺取。

萧忆枫素来知晓,小师弟从小身子骨就弱,比寻常的凡夫俗子还不如。一年到头,小病小灾不断。

天赋之强悍,惊世骇俗;却又比谁都弱。

“除了我与掌教,你是第三个知晓的。”

十二年前,阳泉宗掌教自知此生突破成圣境无望,深思熟虑下,为宗门选定的下一任掌教,正是在两年前夺得朝闻台大比榜首的萧忆枫。

因此,师尊与萧忆枫有了一番长谈。

圣人亦有私心,不愿门下弟子掺和进门派俗务。但既入仙门,各有命途,岂是轻易能挣脱的。

现任掌教几番恳请,推心置腹,言道宗门未来只能交与他的大弟子。

然沾染了俗务,于修仙一途并无益处。

既是师尊,理应护短。

大弟子却应了。

他这名大徒弟心性洒脱豁达,却也极为重情重义。他愿一肩挑起重责,何尝没有为了看顾师门的意思。

那日谈话之后,萧忆枫红了眼睛,不知到何处山头挖个洞,躲了小师弟数日,方才走出了洞府……

满血复活的青年一套刀法使完,凑到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跟前,潇洒地扛刀而立。

“小崽子,爹帅不帅?以后爹罩着你!”

然后,在小师弟不屑的眼神中,被师父一棒槌锤下了山。

“前些时日,掌教见过西洲使者,决定不日闭关,他有意将阳泉事务交付于你。”

西洲远在万里之外,隔着汪洋大海。曾有船队出海寻访,在海上迷失了方向,不知所踪。百年前,西洲的修行者忽然发现了神秘的通道,逢六年零六个月才会打开一次,历时三十六天,可自由穿梭往返两洲。

中原的修仙门派素来保守,前往西洲者寥寥无几,倒是每隔六七年,西洲都会派遣使者不远万里前来致意。此次西洲遣使相邀,想与阳泉宗合力,彻底打开两洲之间的通道。

山巅景色如旧。

师尊转身望向身后的弟子,沉吟道:

“为师近来时常觉得时日不多……”

萧忆枫愕然,“师尊乃圣人修为……”理应还有千余载漫长时光。

师尊长叹了一声:

“白驹过隙,时光难以逆转。”

“纵有圣人修为,只怕连你的小师弟也留不住。”

萧忆枫心头陡然发紧,低声道:

“小师弟修为进境极快,已入登临境……”

师尊缓缓摇头,神情之中隐有怅然意。

若说在襁褓中,尚不知小小婴儿与太行灵气复苏之间有何等因果,且称之为天降福星;但在小儿逐渐长大,修行一日千里之后,始现端倪,才晓因果。

“你小师弟,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