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之栋梁在为朝廷劳心劳力,堂中几个年轻人却甚是开怀得意。
李光弼、郭子仪和皇甫惟明虽为武将,可也出身大族,文化底蕴自是不会缺,更别说长于皇家的李嗣升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一路读了博士的王世川了。
只不过在坐的书生们,王世川可真是不敢小看。
王维是四人中年纪最小的,此外,还有李颀、孟浩然、高适三人,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在唐诗史上赫赫有名。
可惜此时,除了王维名动京城,其余三人皆是寂寂无名。
不过,虽然寂寂无名,可是豪情却是冲天起。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李颀念完,看着高适笑道:“达夫此诗甚妙,此次春闱,榜上必有达夫一席之地。”
诗的确是好诗,可是考科举也不是作诗就行的吧!
王世川虽然对唐朝科举不是很懂,但也知道是要看文章的,不说文采如何,三观也要合了主考官的意啊!
不过王世川又想到,书上的这些诗人好似都是郁郁不得志的,如此才有灵感作诗。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山水诗人,李颀同高适在边塞诗上又颇具才名。
倘若他们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又如何放浪形骸在山水间,又如何直抒胸臆在边城呢!
有得必有失,有些事,当下无法解释细说。
“我看呐,此次春闱,状元非摩诘莫属。”高适看着王维说道。
王维脸倏地红了,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现出惆怅来,李颀见了,忙悄悄扯了高适一把。
高适蓦地一怔,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笑着打了个哈哈,心里想着什么才能把这事情掩过去。
突然脑中灵光乍现,高适恭敬得朝李嗣升说道:“大王,素闻宫中有一能人,写了半首《将进酒》,我等几个苦思良久,也无法作出下半首来,不知大王可否为我们引荐一下?”
此话一出,李光弼他们转头看向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王世川,而这个动作,更让在场的四位诗人明白,他们想见的人近在眼前。
“莫非王将军便是作诗之人?”王维双眼放光,盯着王世川问道。
王世川觉得他们的眼神能把自己吃了,忍不住朝后挪了挪,心中腹诽着早知有今日,怎么也该控制一下自己的诗情。
“算,算是吧,哈,哈哈!”
“今日有缘得见王将军,某仰慕已久,不知是否有幸得见将军作诗?”王维当即来了兴致,目光灼灼得看着王世川说道。
还未等王世川反对,其余几人皆是点头赞同,唤人拿来笔墨纸砚,这便就要开始。
这是赶鸭子上架呀!
王世川对这几个人诗人颇有些意见,难怪混不好官场,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没看见自己是极不情愿么!
“世川,我也好久没见你写诗了,今日就依了他们!”李嗣升也笑着说道。
“正是,我们几个未曾见过王将军赋诗,这机会可是难得!”郭子仪朝王世川点头道。
“看热闹不嫌事大!”
王世川“哼”了一声,站起身来装作思考,实际在脑海中疯狂搜索着前世学过的诗词,还得是如今并未出现的。
走到窗口时,抬头看见今夜月色极好,心中不由一动,轻咳一声,出声吟道: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王世川背这首李冶的《明月夜留别》,不过是想起了留在洛阳的玉奴,今夜是否也和自己一样看着同样一轮圆月呀!
“好!”李颀大赞一声,“离人无语,明月有光,绝妙呀!”
“正是,某本也试着如何来作,若是离人无语人有情,明月有光却无声,却是不及王将军的了!”孟浩然拊掌叹道。
“正是,人中有月,月中有人,当真意境极深,思念之味极重!”王维叹道。
王苏苏早已奋笔疾书,不过内心却无大的波澜,这诗写情的确好,不过在她看来,太过女儿气,怎么看都不像将军写出来的。
李嗣升瞄了一眼王世川,嘿,敢情这是写给玉奴的情诗呢!
王世川本想着应付一下便可以了,却见那几人仍旧盯着自己,大有让自己再来一首的意思,而一旁李嗣升也并没有替自己解围的意思。
王世川心中有些恼火,如此,便怪自己不客气了!
自己这便要走你们的路,让你们无路可走!
这可是你们逼我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作于他此次赶考失利,满怀一腔忧愤难寻吴越时所作。
未等他们几人有所反映,王世川又吟道: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高适的《听张立本女吟》,这首是在高适成为侍郎之后所作,离如今也是还早得很。
一连三首吟月,场中一片寂静,便是连喝闷酒的张嘉祐和陆坚也是凝神细听,而隔断后的王晙和张说,也是兴致盎然得看着堂中少年作诗。
“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