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皇兄何故造反?> 第1077章 汉武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7章 汉武故事(2 / 3)

荣。”

尽管俞士悦已经尽量简洁,但是,小太子仍然一下子抓住了重点,胖胖的小脸变得有些沉郁,问道。

“这么说,武帝并非景帝的长子,那他是景帝的嫡子吗?”

这……

俞士悦眉头紧皱,他几乎能够确定,一定是有人在太子殿下面前说了什么了。

也是,这段时间,因为皇帝的嫡子降生,京城上下各种风言风语沸沸扬扬的,东宫怎么可能没有听闻。

这个问题朱见深问的简单,但是对于俞士悦来说,怎么答,却都是错。

如果答是的话,那么很容易联想起近来发生的事,如果答不是的话,那事儿更大,非嫡非长被立为太子,更是会引发不必要的联想。

因此,沉吟片刻,俞士悦便道。

“殿下是想知道,刘荣为何被废?”

朱见深点了点头。

于是,俞士悦便道。

“此事同刘荣自己及其母亲栗姬有关,当初,景帝沉疴难起,卧病之时,曾嘱咐栗姬与太子刘荣,待景帝百年之后,当善待后宫诸妃及诸皇子。”

“然而栗姬性格善妒,见景帝大渐,以为皇位唾手可得,不仅抗旨拒绝,而且放言景帝一旦驾崩,便会将后宫诸妃打入永巷,圈禁诸皇子,刘荣在旁,诺诺而不敢言。”

“其后景帝病愈,有感于刘荣无兄弟之义,其母栗姬无仁德之心,故而废黜其太子之位,刘荣被废,实乃因其失德矣!”

这番话中,俞士悦刻意模糊了刘荣被废的缘由,算是将栗姬的过错,赖到了刘荣的身上。

只不过,小太子毕竟年幼,还是好糊弄,被他这么一说,倒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道。

“孤明白了,就像先生们说的,只要善修德政,仁义德孝,刘荣便不会被废……”

“殿下英明!”

眼瞧着总算是绕回来了,俞士悦顿时松了口气。

却不曾想,这心刚放下半截,便听得外头内宦的声音响起。

“陛下驾到……”

俞士悦心中一惊,但是却来不及多想,和殿内的群臣一同向两侧退去,让开一条路。

与此同时,小太子也从座上蹦下来,然后在内侍的引领下,迈着小短腿往殿中走去。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天子的身影出现在了殿门处,摆了摆手,道。

“免礼吧。”

随后,天子的殿中坐下,看着侍立在旁的太子和一众东宫属官,道。

“朕下了早朝,便想来看看太子的课业如何,你们不必拘礼。”

说罢,目光转向朱见深,问道。

“太子,今日先生给你讲了什么内容?”

这话问的平常,但是,俞士悦心中却暗道一声不好,抢在太子前头,他开口道。

“回陛下,今日臣为太子殿下讲解史记中的孝武本纪。”

见此状况,朱见深也点了点头。

不过,天子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显然,对于俞士悦越位答话,隐隐有所不满,但是,也并未多说什么,重新转向太子,继续问道。

“孝武皇帝乃是雄才大略之君,倒是颇有的讲,那太子且说说,有何所得?孝武皇帝一生当中,何事最令太子印象深刻?”

这话一问,俞士悦便知道完了。

他前几日刚把景帝本纪讲完,这武帝本纪,才讲了个开头,全放在金屋藏娇上头了,太子就算是想说别的,只怕也没的说。

“陛下,臣方才……”

有心想要再开口解释一下,可是刚开了个头,就感受到了天子不满的目光,与此同时,天子淡淡的声音响起,道。

“俞卿,朕问的是太子,并没有问俞卿!”

于是,半截话卡在喉咙里,却也只得拱了拱手,道。

“陛下恕罪。”

天子没有管他,旋即便看向了一旁的太子,见此状况,俞士悦心中叹了口气,只能默默的祈祷太子能聪明一些,不要什么实话都往外倒。

朱见深也察觉到殿内的气氛不对,毕竟是在深宫中长大的孩子,他看了一眼俞士悦,然后想了想,小心的开口道。

“回皇叔父,刚刚俞先生给侄臣讲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旧事,教导侄臣要善修德政,孝悌友爱……”

俞士悦心中松了口气,连忙道。

“陛下,臣知罪。”

果不其然,这句话成功的将皇帝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问道。

“俞卿这是什么话,你有何罪啊?”

俞士悦跪倒在地,道。

“陛下明鉴,臣身为太子府詹事,本该为太子殿下讲授历代理政得失,可是,臣却一时失言,在经筵上讲了这些闲散轶事,耽搁了太子殿下的课业,自然是臣之过,请陛下降罪。”

这个解释倒是也勉强说得过去,不过,朱祁钰听了之后,却是有些哑然失笑,道。

“理政得失是要的,可是这些帝王轶事,倒也不能算是耽搁了课业,俞卿起来吧,朕不怪你就是。”

“谢陛下……”

俞士悦这才站了起来,心中却是默默的捏了把汗,随后,他赶忙道。

“陛下,那臣,是否要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