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餐桌前的张旭正在仔细地阅读着《预言家日报》上的《震惊!霍格沃茨鲜花惨遭蹂躏,凶手居然是她!》。
文章把消息来源直指《魔法》杂志上芭布玲教授的那一篇论文,在过去几天发布的流血伤口的照片一旁配上了受害人的头像照片和名字。
《魔法》上芭布玲教授的论文张旭已经大致看过了,可以说这篇论文就是此次“反乌运动”的核心。
论文里面不但提到了受害人的身份,更是从受害人的伤势上反推出凶手所用的魔法。
其中的魔法原理张旭还有不少地方看不懂,对他而言这就像是法医从伤口推断出作案工具一样,看结论就行了。
芭布玲教授论文的最后,判断出了这个黑魔法是从一个古老且恶毒的黑魔法上改进出来的,改进这个黑魔法的必定是对黑魔法研究极深的巫师。
这篇论文看到最后的时候,张旭不得不佩服芭布玲教授的杀人不见血。
论文最后提到的“改进这个黑魔法的必定是对黑魔法研究极深的巫师”,是红果果的在误导平时不看《魔法》的普通巫师读者啊。
在一般巫师的眼里,“对黑魔法研究极深的巫师”必定是黑巫师。但是他们不知道,像芭布玲教授这样的研究性学者也是对黑魔法的研究很深的一群人。而乌姆里奇曾经也是后者,只是她后来走上了追求权力的道路,能在魔法部爬上顶端的一小撮里面没一个是魔法水平低的。
所以当《预言家日报》的读者顺着丽塔·斯基特的报道找到《魔法》里面的论文的时候,在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下,必定个会把施法者当成一位穷凶极恶的黑巫师。
丽塔·斯基特还在这篇新闻中使尽浑身解数,在报道中对芭布玲教授的论文进行诸如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求辟谣式造谣等等加工。
例如芭布玲教授在论文上说受害人的伤口深及肌肉,丽塔·斯基特在报道里面就说可能会在骨头上留下永久伤害。
论文里只提了受害者手上的伤,报道里就说只提供不会造成不雅影响的照片。
报道还说不能证明受害人的数量只有论文里面提到的那几位。
要不是哈利他们几个就坐在食堂里面,而且看起来能吃能喝,张旭看完报纸后都想准备香烛给他们过头七了。
在报道的结尾,丽塔·斯基特只是虎头蛇尾地提到凶手是霍格沃茨里面的某位女性教授,希望魔法部能尽早的声张正义。语气就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样,让人看起来是被迫不能说出凶手的名字那样。
在《预言家日报》的第二版,是丽塔·斯基特采访了几位受害人家属的报道,可以看得出受害人家属的情绪都不稳定。
《无泪的哭泣,高龄奶奶请求魔法部还孙子一个公道》,这是采访纳威奶奶的报道。张旭可以想得到,以隆巴顿老夫人的脾气知道纳威受伤后是不可能流泪的,只会中气十足地骂上魔法部几个小时。估计正是如此,丽塔·斯基特只能说她是“无泪的哭泣”吧。
《从神秘人手下逃生的“救世主”为何倒在教授手下》,这是采访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报道。布莱克在采访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愤怒,还说自己曾经在阿兹卡班呆过的牢房正等着凶手住进去。
《这是战争开始前的烽火》,这回的采访是马尔福的母亲。马尔福夫人直接说了,如果魔法部不给出一个满意的结果,就等着马尔福家族向乌姆里奇家族宣战吧。
三个古老的巫师家族同时向魔法部施压,估计福吉此刻要哭了。
看完《预言家日报》上的相关报道,基本上都是要求魔法部给一个说法的。
在《青年杂志》上,则报道了学生们为什么受伤害的前因后果。
当时在场的学生们纷纷投稿,讲述了哈利他们如何因为说真话而被乌姆里奇处罚,还有汉娜因为帮男朋友辩护而跟着受罚。
因为得到三强争霸赛冠军而风头正劲的罗恩·韦斯莱还写了一篇文章描述哈利和纳威的伤口是如何地难以治疗,他们在公共休息室试了多少办法都没能把伤口上的血止住,甚至还让血越流越多。只是张旭在这篇文章里看到了浓浓的赫敏风格。
就连那天张旭在课堂上说的话也被安东尼拿去骗稿费了,还好最后张旭威胁乌姆里奇的手势他没写下去。
在《唱唱反调》里,矛头直指乌姆里奇,用来自第一线的情报(卢娜提供)讲述了乌姆里奇在课堂上如何地苛责学生,如何不顾学生们的痛苦用黑魔法来折磨他们。
除此之外,这一期杂志里面还爆出了以往乌姆里奇的黑材料。
按照杂志的一贯风格,乌姆里奇被描述成了继伏地魔后的第三代黑魔王。
如果是在平时,《唱唱反调》的读者们看了之后只会一笑而过,更夸张的文章他们都在杂志上读过。
但是这一次在《魔法》的论文、《预言家日报》的报道和《青年杂志》的文章相互佐证下,《唱唱反调》的可信度翻倍增长。
《魔法》揭露出这个事件,《预言家日报》将事件公之于大众并向魔法部施压,《青年杂志》告诉读者事件的前因后果,《唱唱反调》披露受害人被伤害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