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皇宫,夜已深沉,想到杨坚今天额外赏赐的‘玉碗金饭’,杨集不由失笑。
老实说,杨集对于官职什么并没放在心上,这些东西唯一的用处就是多领一些俸禄而已,并没有多少大用。看独孤家兄弟就知道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堆官职,但却没有一点实际权力。
别人说起百官之首,也只会说尚书省左右仆射杨素和苏威,而不是新晋司空的独孤顺。
这就是实职和虚职最大的差距。
现在自己除开正一品亲王爵、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还有凉洲刺史、凉洲大总管两个实职,两者综合起来,就等同于军政一把抓的汉朝凉洲牧,说是一方霸主、土皇帝毫不为过,虽然不像汉朝州牧拥有官员任命权,但却有建议权,一般来说,只要推荐的人选合理,朝廷都会同意。
要是在京城的话,从二品的右卫上将军又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大兴城不说能够像杨素等人横着走,至少也压倒九成以上的官员,年轻一辈中,更是无人能及。
如今有这三大实职,已经足够了。若是再升上去的话,那就过尤不及了。
“卫王叔。”后面叫他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杨集一回头,只见一名三十余岁的武官从安上门阴影走了出来,此人身材魁梧高大、宽额虎目,那古井不波的面容之上,散发着一股沉稳气质,竟是杨集的兵法老师杨义臣。
杨义臣原姓尉迟,父亲尉迟崇是杨坚的老部下,在突厥大举入侵之时,尉迟崇横戈杀敌,轻生重义,马革裹尸,年幼的尉迟义臣便被杨坚收养在宫中,由于他为人忠厚、博学多才,杨坚和独孤皇后深为喜爱,并把他编入杨家家谱中的孙字辈,比起杨集这个学生反而还矮了一辈。
杨义臣长于骑马射箭,有将帅之才,立志继承父业,抗击突厥,并在开皇十九年以行军总管身份,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马出兵白道川,大破突厥军。到了第二年,突厥又进犯边塞,朔州、代州二地多受其害,杨义臣又出兵击破突厥,并追到了大青山,与突厥主力大军相遇。当时杨广和史万岁率领军队也赶到了,双方合兵一处,将步迦可汗击败,追杀到了于都斤山附近,杨义臣因功得授朔州总管。而当时,杨集只是杨广的一名亲兵。
杨义臣的出现,令杨集大感意外,由于今天的官员太多,他都不知道杨义臣也在,只是对于这个有授业之恩的‘大侄子’,杨集实在不好意思以长辈自居,笑着说道:“夫子不是在朔州吗?”
“长孙大将军在狼山被突厥兵伏击,身负重伤。”杨义臣微笑道:“然而北方恶劣,也没有什么良医,圣人让我把长孙大将军护送长孙大将军回京养伤,正好遇到王叔班师,圣人便让我多留几天。”
杨集点了点头,问道:“长孙大将军没事吧?”
“还算幸运,没有被伤到要害,调养些时日便好。”杨义臣笑着说道。
“听说是步迦可汗的军队伏击,是不是真的?”杨集对于这个说法是不信的,只因步迦可汗在这一带的势力早就被大隋横扫一空,并由启民可汗代管。比起步迦可汗,他更相信是启民可汗所为。
“王叔觉得是就是了。”杨义臣意味深长的说道。
杨集为之一怔,默默的回味着杨义臣的未尽之词,顿时心中了然了,如果是步迦可汗、启民可汗所为,杨义臣大可直接言明,完全没必要这么遮遮掩掩,也就是说,伏击长孙晟的军队,其实是大隋这边的人,而最大的嫌疑人,无疑是并州大总管杨谅,这家伙这几年十分不安分,不但招兵买马,便是杨坚令他回京,他也推三阻四,甚至连独孤皇后病逝也不回来,而理由是母亲病逝令他痛彻心扉、一病不起。其心思用意,昭然若揭。
而历史上,杨谅也是造了杨广的反的人物。
但是话又说回来,长孙晟遭到伏击的狼山是在丰州之北,远离杨谅掌控的并州,而大军必经的代州总管是忠于朝廷的李景、朔州总管又是杨义臣,若是杨谅有什么不轨举动,根本瞒不过他们二人。
如果不是他,那又是谁?
“别想了。”杨义臣笑着说道:“这些事情自有朝廷出面调查,不是我们这些外将应该管的,我们做好本分之事就够了。”
“说得也是。”杨集笑了起来:“我们边走边说。”
杨义臣的府邸在平康坊南面的宜阳坊,正好顺路。
“走吧!”走了一会儿,杨义臣笑问道:“当英雄的感觉如何?”
“我运气好而已。”杨集摇了摇头,苦笑道:“我赢得稀里糊涂,如何当得起英雄之称?”
“如果王叔都不是英雄,那这天下人能称英雄的人,也没几个了。”
“那太子算不算是英雄?”
杨集前世不觉得杨广怎样,既没有觉得他对,也没有觉得他不对,毕竟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对于杨广生存的背景更是一无所知,根本就没资格去评判他的是非对错,而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这又如何可信?
但是今生同处一个时代,而且交流了十多年,杨集对于杨广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性情中人,但是这他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