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骄阳似我> 第213章: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二合一)(2 / 3)

的事情,其实就只有四件。

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去世,香港回归,亚洲金融风暴以及......下岗大潮!

而在这个时候,这个调研小组扎到地方上,不厌其烦的调研自己这么一个小企业,为的是什么,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就是在给大规模清理国内亏损国营小企业,施行个人承包制度做调查嘛!

想明白这些,李阳的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他忽然有一种,自己融入了这个时代,并且亲身经历这些时代巨变的真实感。

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和这个时代,再也分不开了。

默默的点了点头,李阳对着周伟均点了点头:“周主任放心,我会尽力配合你们的。”

似乎注意到了李阳情绪上的变化,周伟均将手中的茶杯放到了茶几上,好奇的打量了李阳一番,问道:

“李总,刚才我过来的时候,看到你处理了那桩麻烦事儿。感觉上,你是个挺会做生意的人。而据我所知,你在承包供销社之前,也就只是供销社的一个普通出纳员。这件事情跟我们的调研没有太多关系,纯属是我个人的疑问。我特别想知道,是什么让你有了这个转变。

你知道的,我指的是从一个出纳员,到今天服装城老板的这个角色转变。而这种做生意的能力,是你之前就已经具备,但是被效益不好的供销社给掩埋了,还是说这种经营方面的能力,是在接手了服装城之后,才逐步养成的?”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的周伟均还不满足,在李阳沉默的功夫,用修理干净的手指点了点茶几,再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咱们地方上所有亏损的国营小企业都像服装城这样进行承包改制,会不会释放出很多像你这样的人才?”

李阳知道周伟均指的是什么。

其实这就是当下很多领导心中的困惑。

也就是,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很多的领导仍然意识到,僵化老旧的国营企业体制,埋没了一大批可以拉动国内经济活跃的人才。

改革国营企业,其实不光是甩包袱的过程,也是一个释放人力的过程。

只有将资源和人才全部释放到社会上去,才能让改革开放的东风刮的更猛,让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这种想法,不能说错。

如果站在二十年之后看,甚至说这种想法是非常正确,而且具有前瞻性的。

光是在李阳的记忆中,国内日后很多著名的企业家,比如任正非就是国企下岗之后创立了华为,抓住了时代的际遇成就了一番事业。

确实,在下岗大潮来临之后,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像《理想照耀中国》里面薛荣那样,下岗之后自主创业,从下岗职工做到亿万身家优秀的企业家。

但是与此同时,更多的却是那些下岗之后衣食无着,被时代给抛弃,未来二十年都过得凄凄惨惨的普通人。

而这样的人,恰恰是李阳接触最多的。

职工大院里的那些个街坊邻居,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此例。

甚至包括了原本历史路线上的李奉献和祖美兰。

所以面对周伟均的询问,李阳感觉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李总?怎么不说话?”

见李阳闷声不吭,周伟均催促了一句。

“哦。”

李阳抽回心思,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周主任,我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至于你问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在供销社的时候,我的才能并没有被压制。事实上,在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供销社之后,我总共也没上过一天的班。打一开始,就想着是自己闯出一番事业的。所以我的成功与否,跟供销社的工作经历关系不大。

你的意思我明白,国家目前的包袱很重,需要将类似供销社这样的亏损企业甩出去,以个人承包的方式去放活经济,集中资源去做大事情。正如您所见,我个人就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我也支持国家的这个战略。只是从一个工人子弟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在大规模的进行国改私之前,政府也要考虑到目前国营小企业职工在改私营之后的生存问题。”

在这一刻,李阳想到了原定历史中,下岗之后摆过小摊,出过苦力,站过大岗,做过杂工艰难度日的李奉献和祖美兰两口子。

更想到了原定的历史中,自己童年时家里的穷苦和贫困。

“很多的职工,他们并没有什么经商头脑。在过去的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他们都依附于国营企业的存在而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技能,也不再年轻,没有办法学习新的东西。但是曾经他们也为这个社会的建设奉献过自己的青春,我希望在国家进行变革的时候,不要把这一部分人,抛出去。至少......给他们一条不至于绝望的前路。”

“!”

听到李阳这一番远远超出了自己问话范围的回答,周伟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惊奇的将李阳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遍,压低了声音道:“李总,有谁跟你说过我们的调研课题内容?”

李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周主任,没有人是傻子。国家这两年针对国营小企业的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