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骄阳似我> 第616章:言传身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6章:言传身教(1 / 3)

现在的马芸当然不知道他即将创办的公司,在二十年之后会是个什么光景。

他只知道李阳的一百万投资,对于他现在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利好了。

至于一百万以后会变成十几个亿?

马芸的想象力确实不错,但是对于任何正常人来说,这想来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相比于相信李阳那不切实际的期盼,他更在乎的是怎么让李阳再给一些支援。

这个支援,就不是资金上面的了。

之所以看重李阳,一直以来维持着和李阳的关系,除了看重李阳的财力之外,马芸更加在意的是李阳的能力和他身后的人脉。

现在国内做互联网的人已经不少了。

不说之前的瀛海威张树新夫妇,这一段时间在互联网协会当秘书长,光是马芸知道的会员就已经突破了四位数。

实际上,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热潮已经掀起。

虽然在当下的阶段,人们对互联网本身是陌生的,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新鲜事物会有广阔的前景!

造成这种普遍社会感受的,是因为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90年代后期,全球迎来互联网热潮。在“高科技,新技术”的口号下,每个人都相信“这一次真的不一样!”

97年到98年上半年,亚马逊书店和雅虎等互联网企业,其股价在一年内翻了10倍,没有人计算市盈率,也没有人关心企业是否会盈利。

和60年代的电子狂热一样,只要企业改名,加上.com立刻就会吸引风险投资家的大笔资金和公众对股票的疯狂抢购。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就比如美国一家名为“音像网络”的小公司,业务是在网上传播各种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自90年代中期成立就持续亏损,而在今年年初在互联网热潮中把名字改成“广播.com”,股价马上身价百倍,从每股18美元上涨到每股74美元,然后进一步炒到每股300美元!

大洋彼岸的中国股市也紧跟世界潮流,上百家公司纷纷宣布触网,改名,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忙着挂羊头卖狗肉,开始疯狂吸金。

无数投资、投机者,带着希望与热情,贪婪与梦想开始走进互联网的大圈子里。

在这场跑马圈地的运动中,谁占领一个山头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可能就会是未来的霸主。

这一点马芸丝毫不怀疑,但是在当下这个国内互联网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秩序之前,他需要一个可靠的靠山。

能够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在互联网行业内声名鹊起。就像是马话藤那样迅速站稳脚跟,并获得地位的靠山。

这个靠山,除了李阳他想不到别人了。

李阳看似一直都在将精力放在实业上,但其实在互联网行业内部,他已经是大佬级别的存在了。

这不光是成功孵化了企鹅这么一个聊天软件,让这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从无到有,并迅速通过央视广告占领该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的关系。

除了这实打实的成绩之外,能够让李阳在涉足并不深入的互联网行业内名声颇胜的原因,还有他对张树新夫妇的投资。

首发-:-小说

作为互联网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树新夫妇在圈内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此前李阳资助二人二次创业,着重开发网页浏览器,并将瀛海威的业务整合的事情,已经通过张树新夫妇的嘴巴传开了。

现在李阳的名声,在行业内就跟水浒传里宋江似的。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想要在互联网行业创业拿融资,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李阳。

马芸现在创业,虽然确定了项目,但其实他就只有一个项目。

甚至就连这个项目都是只停留在PPT的阶段,至于什么团队,其他的一切……都还是个大大的X。

这一次之所以大老远跑到京城来,一方面是求李阳投钱,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借着李阳的名声,在权利搜罗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和他一起把电子商务网站给做起来。

只是现在实际的情况和他原本的计划发生了一些偏离——他没想到李阳这么轻易的就拍板,给他投了一百万。

刚刚拿了钱,后续的事情,老马倒是一时间不太好意思说出口了。

要钱,人家给了。然后你拿了投资又跟人说现在没有团队,那不是找K吗?

合着钱也出,团队也帮着组,那还要你干啥?

带着这种尴尬和纠结,马芸陪着李阳和中欧商学院的一众同窗觥筹交错了起来。

热热闹闹的作了一下午,直到司盈下了班,已经喝麻了的众人才终于散去。

司盈知道李阳这一段时间的心情都非常低落,难得看到他这么尽兴,倒也没说什么。进了门便帮着林小婉和张克明开始收拾了起来,看到李阳醉醺醺的,满脸通红,她无奈的拿了条毛巾用清水沾湿后扔了过去。

笑着接过毛巾,李阳使劲擦了擦因为酒精作用有些发麻的脸皮。

其实他将这些同学召集到大院这边来,也就是想求个醉而已。

一顿饭干了两瓶茅台,他这一次是真的有些喝多了。

就当他想着找个地方好好睡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