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骄阳似我> 第352章:问归期(求追更银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2章:问归期(求追更银票)(1 / 3)

其实对于今天的这个局面,李阳早就已经预想到了。

本来马话藤创办腾讯这个想法诞生之处,想到的就是这几个同窗好友。自己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意外因素。

对于除去马话藤之外的几个人来说,自己完全就是个外人。

所以在今天来赴宴之前,李阳就想到了自己肯定会被众人提防,并且谈及一些日后公司包括经营和股权方面的事情。

所以张志东和许陈华三人的抵触和戒备,并没有让李阳有多少的反感。

相反的,他喜欢这种将最难开口,涉及到利益如何分配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来解决掉。

应了那句老话——先小人后君子,人人都是君子。先君子后小人,世上无好人。

在合作之处,将所有伤感情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大家趁着关系都还不算太熟,一股脑的揉碎了说开了,定成规矩写进合同,然后从此之后严格按照这个规矩来,日后才能不伤感情。

相反的,如果刚刚开始一起创业,大家伙就你好我好谁都好,那你且看吧......

到最后肯定为了蛋糕的大小打出个你死我活来。

这样例子,李阳可见得太多了。

不说别的,就说他在穿越之前供职的那个商场,就是兄弟三人合伙开的一个家族企业。当初商场筹备的时候,兄弟三人是用尽了洪荒之力,搞了四千多万把商场的地皮给盘了下来,装修,推广,招商。

那个时候三个兄弟真的是拧成了一股绳子,根本就不分你我,就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将商场干起来。所以对于股权怎么分配,兄弟三人当初也就是象征性的核算了一下,赚了钱了分成三份。

结果呢?

等到商场真的运营起来了之后,老大也就是商场的大老板觉得他为了这个商场付出良多,又是联系政府关系,又是负责出面解决各种麻烦的,对于分成比例就有点不乐意了。

而二弟和三弟,则是想着风头都让大哥出尽了,又是评选了当地的明星企业家,又是当了人大代表的,兄弟二人却只能在商场里负责鸡毛蒜皮的管理工作,费力不讨好。

于是兄弟三人为了争夺商场的话事权,闹得可谓是鸡飞狗跳。最凶的时候,三个亲兄弟当着商场一众管理层的面互相骂娘......

甚至于到了后来,兄弟三人的老婆介入争夺战,几次在商场的财务室里大打出手。

那场面,李阳这辈子都忘不了。

回到当下。

李阳申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之后,马话藤和张志东等人明显对于他的态度更加热切了起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只拿钱,其他别的事什么都不管的投资者。

尤其,是这个投资者还明确的表达了日后追加投资的态度。

要知道,腾讯这种互联网企业,几乎是就烧钱的代名词。

互联网公司跟实业企业不同,产品的研发并不是主要的花销成本。真正耗资的,恰恰是在软件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市场推广,用户培养,特别是在没有确定的变现渠道这段时期,那可真是花钱如流水且完全看不到回头钱。

当下最火爆的互联网企业瀛海威时空就是个活生生血粼粼的例子。

作为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开拓者,瀛海威时空在成立之初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1995年,张树新和她的丈夫创立了而瀛海威公司,在当时瀛海威时空是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相普通家庭的开放网站。

“进入瀛海威时空,你可以阅读电子报纸,到网络咖啡屋同不见面的朋友交谈,到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还可以随时到国际互联网上走一走。”

这个概念放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震撼了群众一整年。

因为在当时根本没多少人知道互联网这东西是干嘛的。

可是不得不说,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初期,瀛海威时空扮演了一个启蒙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是第一个形成公众品牌效应的网络公司,在第一届最受用户欢迎的中文信息网站评选中,瀛海威毫无争议的赢得了全国网友的一致投票。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张树新在随后的几年,一直没有找到网站的盈利模式。

她想过做城市网站,退出过“网络中国”和地方信息港的项目,想做网上图书馆,甚至还投资开发网络游戏,但是这些盈利尝试无一例外的全部失败了。在95——97年这三年时间里,瀛海威员工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知道2000年之后我们会挣钱,但是我们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就这样,这个当时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艰难求生中挣扎了整整三年,到了当下的97年,公司已经烧光了张树新几次融资来的两千多万美元,可是始终没有找到成长的方向,网站全能型,会员制收费的运营模式也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同,到现在的6月份,瀛海威时空虽然还在全国做着大力的推广,但是网站月收入已经下跌到了叁拾万元,尽管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巡回推广,可是全国的注册网民就只有六万人。

眼看着,就是马上就支撑不住的节奏。

这个事儿李阳知道,马话藤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同样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