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能达成三十四万的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凭借着自己的品牌效应,这一点李冬也是毫无办法的,他管不到消费者喜欢谁。
但是他们这么做其实是在慢性自杀,是在摧毁自己立足行业的根本,因为产品质量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对整个品牌都是一种重创。
消费者对你有多信任,在遭到背刺的时候反击就能有多狠。
李冬只能说摩托罗拉是急了,揠苗助长的法子都拿出来了,可见他们被自己逼得有多难受。
其实这不只是李冬一个人逼着他们,还有金林肯。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摩托罗拉拿到了金林肯的资金不错,但是他们也被强行拉上了金林肯的战车。
金林肯是什么人,他能接受李冬凭借着正派音乐手机的成功耀武扬威几个月乃至一年吗?
所以才有了摩托罗拉的这次魔幻操作,而对他们的反噬来的也很快。
“摩托罗拉最新款手机——库纳多次被曝手机电池问题!电子产品安全应当成为大家的关注点!”
“业界龙头竟然生产劣质产品,细数摩托罗拉十宗罪!”
“成也彩屏,败也彩屏,续航问题频繁爆出,摩托罗拉你或许该沉淀一下了。”
看着这些报纸上的报道,李冬只能笑着说一句话。
“这味儿也太冲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市面上出现了一批专门以批判企业为主的报纸杂志,标题几乎就是上面这种类型的,李冬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外国人在搞事情。
当然了,落井下石的事情李冬也不会落下,《读者》杂志刊登了一份古德纳夫教授对摩托罗拉手机电池的研究报告。
根据他的分析,摩托罗拉手机的电池技术还停留在索尼时代,和正派音乐手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光是安全性上就有着巨大的鸿沟,同时在负极的材料选择上也不是一个量级的,根据他的研究,摩托罗拉手机在高温情况下使用时锂枝晶的生成速度很快,极其容易导致短路爆炸。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马引起了整个华夏舆论界的讨论。
一来是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数据也很详实,大家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深度科普的文章,很是新奇。
二来是古德纳夫教授的身份让大家坚信他说的都是真的,阿美顶尖大学的教授,锂离子电池资深研究者,翻开锂离子电池发展史一半都有他那种。
这些消息自然也是《读者》杂志在文章后面附上的,为的就是确立古德纳夫教授的威信。
李冬很清楚,只有权威才能让大家相信一件事儿,正好他又想把这位足够好先生请到自家的研究中心来,于是就邀请他做了个对照检测实验。
不过真要想这位大佬放弃阿美的优渥生活来到华夏是很难的,所以李冬请他去的研究中心是位于本子的研究所,这样阿美的人就不会阻拦这位大佬了。
反正在哪研究都是研究,最后成果都是属于李冬的就可以了,李冬是无所谓的。
其实真正吸引着古德纳夫先生的是李冬提出来的一些想法。
李冬给他写的信里面提到了好几种形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碳小球。
通过多孔碳小球锁住锂离子让锂枝晶生成速度急剧下降这种想法光是听听都觉得神奇,搞科研的这些大佬最喜欢的其实就是把一些概念化的东西落到实处去。
古德纳夫先生在听到李冬说完之后就想立马尝试一下将碳小球搞出来,但是科研道德告诉他这不符合规矩,因为这个概念是李冬搞出来,他必须要经过李冬的同意才行。
而李冬给他的回复就很简单。
“想学啊?我教你啊!”
敢这么和大佬说话的也就李冬这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了,古德纳夫先生的加入将会让李冬最头疼的问题迎刃而解。
人家索尼搞锂离子电池开发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找古德纳夫教授购买授权,李冬更猛,直接把专利人连学生都挖过来。
手机续航是限制着李冬的唯一枷锁,只要把手机续航,也就是电池搞定了,李冬现在就可以让人搞出智能机来。
言归正传,摩托罗拉库纳手机电池问题不单单是舆论问题,还是一个切实的安全的问题,因为其在华夏也有销售,所以李冬给久不联系的陆海大秘书打了个电话,提了一嘴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的事儿。
陆海大秘书一听就明白了,告诉李冬静候佳音。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安全规范上还没有权威能做标准化,李冬恰好能上。
未来的社会是电力社会,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肯定是逃不脱的,李冬代表华夏抢下拿到一城,以后华夏想要在其他项目上插手就好办多了。
这虽然不能让华夏直接成为话事人,但多少是在为自己积累一些话语权,将来选老大的时候也能说得上话。
不得不说,摩托罗拉这个对手还是很好的,不只是给李冬送来了手机生产线,还给冬正集团送来了成神的垫脚石。
正派音乐手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要感谢各位同行的衬托。
要不是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