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各种信息知识的渴望是可怕的,读者杂志今年一年的销售量就达到了653万册。
这在1992年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据,一来和李冬的金钱、人脉投资有关,二来也是因为方园在选文征稿这一方面做的很好。
最成功的原因还是读者的定价不高,李冬认为赚钱不该盯着那些读书人,发售价格基本就是刊印加上铺售让利的钱均摊下来的数字。
《读者》每一刊的内容极多,刊印的质量也不像其他杂志那样只是用些普通纸张,都是耐磨耐用的纸张。
这就导致刊印的成本很高,李冬资助的一百万为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这并不妨碍杂志社赚钱,因为在这一条上李冬贡献了自己在俱乐部的人脉。
而杂志社挣钱的方式则是在于这个年代的流量,每个月五十万册的销量背后隐藏着至少三百万高品质消费者。
三百万高品质消费者对自己想买什么东西还没有详细的规划,而《读者》优品栏目就成为了他们的消费指南。
任何一家想要在优品上得到推荐的企业都需要拥有优秀的品控和足够的广告费。
当大家还对流量没有概念的时候,李冬已经把这个怪物给释放了出来,第一个在优品上登陆的就是冬正旗下的产品。
按理来说冬正集团本身的名气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如此做。
但是李冬为了支持自己姐夫的工作自然是不会在意那一小点广告费的,顺道他还拉上了其他几家做电子加工生产的企业,做了一期家电优品专选。
这种货比三家并且给出综合性价比的推荐方式让广大的打工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消费的方向。
冬正电器商超并不能够覆盖到所有的城市,目前各地的电器主要还是当地厂商的天下,《读者》的宣传让冬运的送货车都快覆盖到十三线小县城了。
第一批优选的厂商都迎来了一次销售旺季,赚得盆满钵满,自然而然其他商家也要来争抢这个宣传的高地。
这就是《读者》杂志的主要盈利点之一。
“冬子你这个点子真是太好了,第一个月虽然卖出去的册数不少,但是抛开你给的广告费机会没有多少收入,可第二个月销量直接就翻番了,不愧是商业奇才啊。”
方园感叹着说道,他对自己这个小舅子算是服气了,有胆识有想法,活该他挣钱起家。
“这不算什么,大家不是百事通,自然是需要一些专业指导,这样他们才能买到好的产品,享受好的服务嘛,只要记住这个宗旨就没事儿了。”
李冬担心的是方园他在广告费上太过沉迷,然后不管不顾产品质量啥的昧着良心收钱吹嘘,优选这种东西最紧要的就是信誉,出一次事儿就会损失大部分用户。
而且,李冬已经看到有其他家杂志在模仿自家杂志社这么做了。
“这你放心,优选这一块儿的撰稿人都是我亲自去盯着的,厂家提供的产品我也会亲身体验一番,就连这产品的来源都是我自己去仓库随便拉一台过来的。”
方园不是一个蠢人,他知道李冬的担忧。
“那就好,评测这种东西就是内容为王,真实有料的文章才能让读者心服口服,至于你们那个花边啥的就无所谓了,我看过几回你们还是太保守了。”
李冬觉得有不好的地方自然就会直接指出来,娱乐圈的花边新闻不需要客气,那里头没几个好人。
“太保守了?我们都已经把某些演员在外养女人养面首的事情爆料了,这还不够吗?”
看着方园不敢置信的表情,李冬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姐夫还是文人风骨太盛。
“你们得讲故事,两个人怎么认识的,认识之后怎么在一起的,在一起之后又有哪些亲密的举措都得写,干巴巴的报道人家在公寓见面这算什么,根本就没有意思,凡事只要深入去探寻了解了那才是精!这才是领导者该做的事情。”
李冬很无耻的就把自己这种吃瓜群众的心思给说出来了,大家吃瓜从来都是想吃些明白的瓜,而不是什么捕风捉影的事情。
也只有前后脉络明晰的瓜才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下次再来。
“那这……这不会违法吗?”
听到方园没有和自己说违反道德观念,李冬已经很满意了,现在他的姐夫终于有些皮厚腹黑的商人潜质了。
“这就需要你手下撰稿人有专业的技术了,偷拍什么的自然是不能做的,但是一些公共场合的材料却是可以用的,还有援引他人的材料也没事儿,做个免责声明就行了。”
李冬看着方园眼中逐渐亮起的神光,感觉自己好像又祸害了一个有志青年。
“不过这事儿要注意分寸,没有实质的进展就不要用重手,免得伤了自己得不偿失。我们还是得实事求是,香江娱乐圈的污烂事儿不少,别怕没东西写。”
这话李冬是最有权利说的,他在香江可是见了不少,就连自己的合伙人向桦强不都喊着女星来陪自己喝酒吃饭嘛,喝了酒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
“好,那我就先专注香江那边的写,反正现在不论写什么他们都那我没办法。”
方园也是被李冬给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