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相王讲鬼故事> 第六十八节 扁鹊心书(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节 扁鹊心书(一)(2 / 3)

余思前证,少阴病也。

发昏谵语,全似阳证,若时投以承气,岂得不死。

故耳聋不**,身生赤黑靥6,而十指冷至脚面,身重如山,口多痰唾,时发躁热者,皆少阴证也。

仲景以耳聋系之少阳,谵语归之阳明,用柴胡承气辈误人不少。

夫但知少阳脉循胁络耳,却不思耳窍属肾,以耳聋归少阳,此仲景所未到之处也。

(耳聋仲景作宗气虚论,未尝归少阳。

至于谵语,论中言神气虚者多,若阳明证中不过数条而已,先生故加贬驳,未免有意索瘢7。)

五等虚实

凡看病要审元气虚实,实者不药自愈,虚者即当服药,灸关元穴以固性命。

若以温平药,亦准取效,淹延时日,渐成大病。

(温平之药,近世所尚,旁人称其稳当,医士习于两岐,及至变成大病,惶急错投,误而又误。

总由识见不真,遂尔因循贻害。)

虚病多般,大略分为五种,有平气、微虚、甚虚,将脱、已脱之别。

平气者,邪气与元气相等,正可敌邪,只以温平药调理,缓缓而愈,如补中益气、小柴胡、八物汤是也。

微虚者,邪气旺,正气不能敌之,须服辛温散邪之药,当补助元气。

使邪气易伏,宜荜澄茄散、全真丹、来复丹、理中丸、姜附汤之类是也。

甚虚者,元气大衰则成大病,须用辛热之药,厚味之剂,大助元阳,不暇攻病也。

《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即官桂、附子,鹿茸、河车之类是也。

将脱者,元气将脱也,尚有丝毫元气未尽,唯六脉尚有些小胃气,命若悬丝,生死立待,此际非寻常药饵所能救,须灸气海,丹田、关元各三百壮,固其脾肾。夫脾为五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

故伤寒必诊太溪、冲阳,二脉者,即脾肾根本之脉也。

此脉若存则人不死,故尚可灸,内服保元丹、独骸大丹、保命延寿丹,或可保其性命。

(单顾脾肾,乃先生学力大有根抵之论,盖肾为先天之原,脾为后天之本,资生资始,莫不由兹,故病虽甚而二脉中有一脉未散,扶之尚可延生。)

若已脱则真气已离,脉无胃气,虽灸千壮,亦无用矣。

(此五种证当于平时细心探讨,自然随机应变不致差讹。

近世之医多尚寒凉,专行克伐,致使平气变虚,虚证变脱,及至三焦失运,神气改常,出入道乖,升降机息,而犹执邪气未尽,火热未除之说,朝凉暮削,不死不休,良可悲痛!)

6yè(形声。

从面,厌声。本义:面颊上的微涡)//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红楼梦》7bāna、创伤或疮疖等愈后的疤痕//瘢,痍也。从疒,般声。

——《说文》//瘢,痕也。

——《苍颉篇》//视其面,果有瘢。

——《汉书·朱博传》b、皮肤上的斑点//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红楼梦》c、比喻缺点或过失

黄帝灸法

男妇虚劳,灸脐下三百壮。

男妇水肿,灸脐下五百壮。

阴疽骨蚀,灸脐下三百壮。

久患脾疟,灸命关五百壮。

肺伤寒,灸脐下三百壮。

气厥、尸厥,灸中脘五百壮。

缠喉风,灸脐下三百壮。黄黑疸,灸命关二百壮。

急慢惊风,灸中脘四百壮。

老人二便不禁,灸脐下三百壮。

老人气喘,灸脐下二百壮。

久患脚气,灸涌泉穴五十壮。

产后血晕,灸中脘五十壮。

暑月腹痛,灸脐下三十壮。

鬼邪着人,灸巨阙五十壮,脐下三百壮。

妇人脐下或下部出脓水,灸脐下三百壮。

妇人无故风搐发昏,灸中脘五十壮。

久患佝偻不伸,灸脐俞一百壮。

鬼魇着人昏闷,灸前顶穴五十壮。

妇人半产,久则成虚劳水肿,急灸脐下三百壮。

死脉及恶脉见,急灸脐下五百壮。

妇人产后腹胀水肿,灸命关百壮、脐下三百壮。

肾虚面黑色,灸脐下五百壮。

呕吐不食,灸中院五十壮。

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痨瘵,急灸脐下三百壮。

扁鹊灸法命关二穴在胁下宛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

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

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

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

盖脾为五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

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此法试之极验。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

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

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又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大风癞8疾。三里二穴在膝眼下三寸,骨外筋内宛中,举足取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