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开局娶了董卓女儿> 第814章防守清河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4章防守清河国(1 / 2)

其中魏郡、赵国、清河国还未任命太守,朝廷指派的郡守国相,曹昂决定一概不用,还是用自己人比较放心。

曹昂说道:“袁绍把青州在黄河以北的地盘让了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划分一下各郡的势力范围,主要是渤海郡和河间国,”

“我决定把漳水以北的渤海郡划给河间国,漳水以南的全部归渤海郡,”

“原本属于青州平原郡的平原、鬲国、安德三县划给清河国。”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河间国、渤海郡、清河国的版图更加明了了。

荀或说道:“主公,我推荐张郃任魏郡太守,荀葉任赵国国相,邓展任清河国国相。”

曹昂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张郃在壶关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让他做魏郡太守,同时防御壶关,确实非常合适。

荀葉作为荀爽的长子,自己的大舅哥,荀或的堂兄,能力自然不用说,做个国相搓搓有余。

至于邓展任清河国的国相,曹昂摇摇头说道:“邓展不

能做清河国的国相,我有重要事情让他去做!”

邓展的能力虽然勉强能做国相,但他并不适合领军打仗,曹寄给他找了一份好差事。

他要成立一个情报部门,邓展这个十八般兵器样样都会的人才,是最合适不过的,如果再让史阿辅助,这个情报部门绝对没问题。

荀或问道:“主公可有合适的人选?”

“佐治,你担任这个清河国国相一职,让华雄做个郡尉协助你防守清河国!”

“多谢主公信任!”

曹昂继续说道:“渤海郡目前就华雄一个人在守备,他并不适合做郡守,不知文若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做渤海郡的郡守?”

荀或想了想回道:"治中李历李大人可担当此任!”

“好,那就让李历去渤海郡赴任。”

曹昂赞同了荀成的意见,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李历走了,那这治中谁来做?

“文若有治中的合适人选吗?”

“主公这是舍近求远!”

荀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曹寄,他什么藏着一位大贤,做治中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什么意思?"

荀或反问道:“主公,治中的职责是什么?”

曹昂他当然知道治中的职责,治中也叫治中从事,州牧或则刺史的佐官,地位仅次于别驾。

“主众曹文书,古籍法典!”

“对啊!"

曹昂一拍大腿,怎么把这个大贤给忘记了,这位置有比蔡邕更合适的人选吗?

“来人,把蔡邕叫来!”

“诺!”

荀或说道:“主公,蔡邕大人的名望,能力,及特长,是这个治中的不二人选。”

“如果不是文若提醒,我倒是把他给忘记了。”

荀或调侃道:“蔡邕作为主公的岳父,定然不会拒绝!”

曹昂趁着蔡邕还未到来,继续与众人商议。

戏志才说道:“前些日,主公在颍川郡广散钱粮,颍川百姓无不感激,如果主公能派人前去招募贤士、乡勇,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曹铢解释道:"颍川虽然是四战之地,但人口也不在少数,而且大部分人都不愿离开,我担心效果甚微。”

“主公多虑了,不愿离开的大部分都是颍川大族,像我这等寒门子弟,还是希望有个安稳读书的地方。”

戏志才的解释,让曹昂安心了不少,大族在当地根深蒂固,一般很少搬迁,寒门子弟就不一样了,到哪去都无牵无挂。

“文若、志才,不知你们谁与钟家、陈家交厚?”

曹昂突然想起了颍川钟家的钟繇和陈家的陈群,还有郭嘉,就是不知道荀成和戏志才愿不愿意推荐来。

戏志才忙问道:“不知主公主公看上了两家的哪位贤士?”

“钟繇和陈群!”

荀或诧异地问道:“主公认识他们?”

“我只是听说钟繇博学多才,善文墨书法,为人正直,

精通谋略。”

荀或解释道:“钟元常在洛阳为官,暗中联合王允、马日碑等人,保护陛下周全,目前恐怕无法招揽至主公帐下。"

“哎,真是太可惜了!”

“主公不必伤心,我可以给钟繇修书一封,探探他的口气,看看他有没有到冀州做官的打算。”

“那就劳烦文若了。”

戏志才说道:“至于陈群,恐怕主公更要失望了,其父陈纪官拜五官中郎将,家小都在洛阳,如果主公贸然任命陈家人,恐怕会遭到董卓猜忌,一旦陈家因此受创,到时候再招募就不容易了,不如缓些时日待洛阳生变。”

曹昂只好作罢了,两个大贤就这么失之交臂,实在是让人心痛。

“主公,蔡邕大人到了!”

蔡邕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曹昂的书房,见到有许多人在,蔡邕就知道今天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岳父大人在邺城住的可还习惯?”

蔡邕回道:“虽然北方寒冷,不如南方秀丽,然而却也能体会到另一番风景。”

“我给岳父介绍一下,子龙和典韦、张燕、沮授欧您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