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88章 两路出击,征服大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8章 两路出击,征服大海(1 / 2)

回到齐州,李佑立刻将手下的得力干将都召集了起来。

此刻出现在李佑身边的除了锦衣卫的牟斌、雨化田,齐州都督府参军周怀安,长史武士彟之外,还多了一个精瘦汉子。

这人便是李佑特地从陈仓县挖角过来的海军将领刘仁轨。

这几年,李佑以及神策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战舰改造之上,而海军的训练便是完完全全地交给了刘仁轨。

一开始,刘仁轨对于李佑的这个决定也有些怀疑。

毕竟他虽然为官多年,对于自己的文治武功都有信心,但是调教海军却还是第一次。

但是在李佑的鼓励之下,刘仁轨迸发出了无穷的潜力,在短短的几年中将莱州水师调教成为了一只无敌的海上雄狮。

如今,听到李佑说要渡海作战,刘仁轨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王爷,臣保证不辜负你的期望。”

“高句丽的海岸线对我来说完全不设防。”

李佑却提醒道:“你的能力和莱州水师的强大,本王自然是深信不疑。”

“但是有一件事还是需要提醒你一句,我们的敌人绝不仅仅来自陆地。”

“有的时候,随时盯紧身后,也非常重要。”

通过锦衣卫的情报,李佑已经发现

一些隐藏的迹象,在三国的背后如果还有其他的敌人,那一定就是倭奴国。

虽然倭奴国在海军的质量上完全不是唐军的对手,但是倭奴国的海军数量不少,如果被他偷袭,还是一件麻烦事。

在李佑嘱咐完之后,刘基开口问道:“王爷,这水陆二军,您走哪一路啊?”

李佑嘿嘿一笑道:“这次虽然我们是突然袭击,但是在分兵之后又能分为一明一暗。”

“本王自然是去到最危险的地方,所以本王会和海军一起。”

“到时候,陆路就得靠伯温了。”

要知道高句丽之所以能在隋炀帝的三次攻击下保全国家,除了坚守之外,还因为这些高句丽人的阴谋诡计。

为了拖延大军攻城,高句丽下到将领,上到国王,诈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在权衡一番之后,李佑还是觉得登上战舰,渡海作战。

第一次乘船出海,面对一望无垠的大海,李佑也是激动不已。

虽然莱州水师是在李佑的亲自监管下组建起来的,但其实这是第一次李佑亲眼看到这么多的战舰同时出发。

如此千帆竞技的场面,和停在港口的感觉完全不同,连带着也激起了李佑的心中的豪情壮志。

李佑

拿起手中的扩音器大声喊到:“各位大唐水师将士,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

“明晚,本王想请大家在平壤城吃饭,可以么?”

面对李佑的豪言壮语,水师将士没有丝毫的犹豫,口中连续高呼了三声“好”!

接着,在这一片叫好声中,大唐水师向着平壤方向进发。

同一时刻,平壤城中,盖苏文的府邸之中,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正在会见一位来自东方的高贵客人。

如果此刻李佑在这里,他一定会立刻认出,此刻坐在盖苏文面前之人便是王珪的小儿子王敬直。

在之前针对王家的清理行动中,身为王珪的小儿子,王敬直虽然也是重点清查对象,但他却因为被王珪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而侥幸逃过了锦衣卫的耳目。

见证了太原王氏的迅速衰落之后,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王敬直在家族的帮助下,逃到了高句丽。

虽然王家在中原的势力已经不足顶峰时期的十之一二,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肥,王敬直在高句丽仍然得到了极高的地位。

尤其是盖苏文,为了应对大唐的出征,更是将王敬直引为上宾,很多问题都会找他商量。

同时,王敬直也没

有辜负盖苏文的厚爱。

他不光借助过去王家在中原的渠道帮助盖苏文了解大唐局势,更是针对高句丽局势给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这一次,盖苏文能够提前掌权成功,王敬直的功劳不小。

此时,齐州两万混合骑兵跨过辽河,向平壤快速进攻的消息传来,大吃一惊的盖苏文立刻找来了王敬直询问情况。

王敬直也是刚刚收到消息,顿时一脸担忧地说道:“泉大人,这一次只怕我们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还要大啊。”

盖苏文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只是两万人,王敬直会如此的紧张。

“王,这一次唐军不过两万人,我看就是前锋部队吧。”

“别看他们现在一副不达平壤誓不罢休的样子,但是我想过不了多久,在虚张声势一番之后他们就会灰溜溜地回去了。”

“我们防御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李勣的大军上吧。”

在盖苏文看来,区区两万人根本不足为惧,他今天找王敬直过来,其实更大的原因是他想找个办法,把这两万人吃下来,给唐军一个教训。

然而,王敬直却是一脸严肃地说道:“泉大人,我想这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你可知道这两万人的主帅是谁?”

对于跨过国境线部队,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