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85章 兵贵神速,陛下你不能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5章 兵贵神速,陛下你不能去(1 / 2)

李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趟回到长安他原本是准备劝李世民不要御驾亲征的,最后他却变成了出征高丽的统帅。

而且,还阴差阳错地只率领齐州都督府麾下的三万人就奔赴了战场。

事情还得从那天他回到长安说起。

回到长安之后,李佑第一个去找的便是自己的岳父长孙无忌。

作为最了解李世民的人,李佑希望能从长孙无忌那里了解到更多长安发生的事情。

然而李佑却不知道,这一次他是实实在在地被“算计”了。

而这一场算计的发起人,几乎包括了李佑在京城的所有朋友。

看到一脸风尘仆仆的李佑,长孙无忌有些心疼地说道:“齐王此行星夜兼程,但或许结果要让你失望了。”

“陛下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出征的。前几日郑国公魏征以死相谏,结果却是被陛下罚了关禁闭,一直到现在魏大人还因为这件事不肯上朝呢。”

“而且这一次陛下的御驾亲征得到大量武将的支持,被陛下点名的李道宗、李勣、张亮等人之前都没有参加西北的战斗,所以对于这一次进攻辽东特别的看重。”

“现在虽然正式命令还没有下达,但是下面的人早就已经摩拳擦掌

了。”

李世民征讨高句丽会带哪些人李佑自然是一清二楚,如今虽然时间提前了几年,但这些将领更是全部都在。

而且因为李佑的原因,现在的大唐可谓是猛将云集,老一辈的将领还是老骥伏枥,中生代的如李道宗、苏定方等人更是可以独当一面,就连新生代的王玄策、裴行俭和薛仁贵等人也已经成长了起来。

大唐的军力可谓是盛极一时。

别说是攻打辽东了,就是东西方向同时开战,大唐也是丝毫不惧。

也正是在如此大好的局面之下,李世民也才会有了御驾亲征的想法。

就历史而言,李世民的出征辽东虽然没有毕全功于一役,最后因为天气原因而班师还朝。

但是李世民走得是相当的从容,唐朝的战果、收获远大于损失、消耗。

虽然在李世民自己看来,这一次战役是失败的,但是从全局来看,这一战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到中国。

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军首级四万余级。

而且通常来说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

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一万。

而唐军出兵十余万人,最后士兵死了接近两千人,马匹死了八千匹。

在这一次征讨之中,唐军取得多次大胜,单是其中消灭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十五万军队的那次,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

在李佑看来,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唐朝的战果远大于损失。

而这一次,虽然情况有所变化,大唐面对的会是三国联军,但是依照盖苏文的脾气,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可能让新罗和百济士兵踏入高句丽领土的。

所以这一次的战果依然值得期待。

不过虽然战果不错,但李佑仍然不愿意李世民去御驾亲征。

面对长孙无忌的无可奈何,李佑开口问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父皇去御驾亲征了,长安这边怎么办?”

长孙无忌两手一摊道:“这个好办,太子监国啊。”

“如今天子勤政,如今已经正式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在国事上完全是可以交给他的。”

李佑摇了摇头道:“太子哥哥的能力我还是相信的,但是如果父皇不在京城,如果王家和崔家的余孽又出现了该怎么办啊!

虽然因为行刺李佑之事,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得到了毁灭般的打击,但是这两年,这两家的一些残余势力却是出现了抬头的迹象。

这些势力大多都是当年两家暗中培养的。

在王珪、崔民干等人被问罪之后,套在这些势力身上的枷锁得以完全放开,竟然有一些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在朝堂和民间屡屡出现,妄图动摇皇室和朝廷的威望。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也是一阵无奈道:“其实这件事陛下也是担心的,但是一番权衡之后,他还是觉得出征更为重要。”

“这件事我和玄龄、克明也都商量过,要想劝说陛下放弃,我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佑倒是也有心理预期,如果不是算到了长孙无忌这些人拦不住李世民,他也不会回来了。

在和长孙无忌一番交流之下,李佑知道了目前长安的局势,便也不再犹豫地向着皇宫进发。

然而,李佑心里着急没有发现,在他离开长孙府之后,一只信鸽悄然起飞,方向正是皇宫。

在李佑见到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正在勤政殿和几位将领讨论如何出兵的问题。

“朕以为,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

,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然后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