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78章 卢承庆的妥协,长大以后就是恶人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8章 卢承庆的妥协,长大以后就是恶人了(1 / 2)

卢承庆一脸惊愕地看向李世民,眼神又一一划过在场的大臣。

他的表情有些夸张,以至于众人都没有发现他的眼神在王珪和崔民干身上停留的时间多了一些。

作为五姓七望之一,这一次的刺杀行动,范阳卢氏也是参加了的。

只是在最后关头,他做出了另外的一种选择,派出了龙虎豹三人。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选择并不太明智。

想到这里,卢承庆的眼神变得阴冷起来,他鼓起勇气,准备和王珪等人来一场鱼死网破。

然而卢承庆还没开口,王珪却是开口了。

“卢大人不必慌张,即便是这些东西真的是来自幽州,也不一定就和范阳卢氏有关。”

“但是却是希望卢大人发动范阳卢氏的能力去查明此事。”

“范阳卢氏的清白就放在卢大人的选择上了。”

王珪的一番话,在旁人听起来是一种友好的劝说,是在帮范阳卢氏解围。

但是在卢承庆的耳中却完全不是这样,虽然没有十分露骨,但是却满满都是威胁。

言下之意,无外乎就是只要卢承庆肯配合他们的行动,不说能保全所有的人,但至少可以保全范阳卢氏和他这个族长。

内心一番激烈挣扎之后,卢承庆选择

了妥协。

他面向李世民鞠躬道:“陛下,这件事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臣立刻让家族开始排查,一定在最短的时间查出这些东西的来源。”

李世民的脸色仍然很严肃道:“卢承庆,此事非同小可,幽州乃是佑儿的封地,定然要查个清楚。”

然而李世民却万万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随着调查继续,风向开始变了。

那个在他心目中与世无争,一心只是想着日行一善的好大儿,经过调查之后塌房了。

根据幽州传来的消息,虽然这些年李佑去幽州的次数少得可怜,但是从幽州商会收取的财物却是多得惊人。

但是因为幽州乃是他的下属之地,幽州商会的商人们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且相比于其他地方,幽州推行大唐币的态度也是相当的强硬。

别的不说,单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幽州的大唐币使用量便已经达到了七成,基本上大宗交易全部都是用大唐币来结算了。

原本李世民还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户部在幽州的管事却又爆出,幽州的大唐币兑换并非是在户部进行,而是在幽州都督府完成的。

也就是说,这大量的黄金也统统流入了李佑的口袋。

在这个情况曝

光之后,民众对李佑的态度也是急转直下。

他们完全忘记了前一天还是痛斥刺杀李佑的凶手,全部转为对李佑的声讨。

认为这便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李佑那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刺客反倒成了替天行道的侠客。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再次召集群臣开会。

事到如今,李世民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已经不是刺杀李佑的凶手到底是谁,而是要为李佑挽回名声。

“陛下,还有两天便是新一期《贞观半月谈》发行的日子了,这一次臣定然会对燕王做一番正面介绍,将他和神策府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一一指出,定然可以帮助燕王殿下挽回名誉。”

第一个开口的便是高士廉,现在高士廉已经不再是贞观半月谈的主编了。

在他恢复之后,李世民在李佑的建议下设立了独立于尚书省的新闻署,专门管理包括《贞观半月谈》在内的所有杂志。

在经过了上一轮的杂志大战之后,李佑也认识到,让那些世家不受管制的出版杂志肯定是不行的。

在掌控话语权之后,新闻署便应运而生。

不但是现在所有的杂志都要受到新闻署管理,新办杂志同样也要经过新闻署审批。

只有完成了审批的杂志

才能开始发行。

然而高士廉说完之后,房玄龄却是摇了摇头道:“只是这样恐怕不够。”

“而且……”

说到这里,房玄龄话很难得得出现了犹豫。

李世民还想让房玄龄继续,一旁的王珪却是接过了这个话题。

“房相,这得罪人的话还是老臣来说吧。”

“其实高大人的办法我们早就想过,相关的文章也准备好了。”

“但是,文章写好之后,我们却发现文章根本就不能发。”

“如果就这样发出去,不光对燕王的名誉没有好处,相反还有可能坐实现在的流言。”

说完之后,王珪便是递上了一篇文章。

李世民接过一看,很快也发现了问题。

“贞观初年,燕王出任户部尚书,开神策府,推行新作物,发明拼音之法,改进造纸、印刷之法……”

“贞观二年,燕王李佑于河西开采铁矿,发行战争国债为唐军大胜突厥打下良好基础……”

“贞观六年,燕王李佑开办《贞观半月谈》,修行坊和修政坊两座坊市翻新完毕,开设南市。”

“贞观七年,燕王李佑推行大唐币。”

文中虽然列举了大量李佑的丰功伟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