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16章 琅琊王氏衰弱的原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6章 琅琊王氏衰弱的原因(1 / 2)

听到这话,王弘直也忍不住了:“王爷,别说了。”

“你以为我想这样么?”

“但是真的没有办法啊,现在太原王氏势大,他们和他们的盟友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我们琅琊王氏繁荣起来了。”

“太原王氏?”

“你说的是那个连自己老祖宗的关系都乱搞的太原王氏么?”

“被这样的谱系不清的家族给压制到不敢动弹,你们还真是王右军的好子孙啊!”

面对王弘直有些歇斯底里地反问,李佑却并没有准备放过他。

他继续数落着王弘直,数落着琅琊王氏现在的惨淡局面。

不过李佑的话也并非是完全的胡编乱造,而是句句戳中了王弘直的痛点。

琅琊王氏的谱系可以追溯到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到了西汉昭、宣时期,王元四世孙博士、谏议大夫王吉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成为琅琊郡临沂王氏家族的始祖。

后来又经过了曹魏西晋的发展,在东晋永嘉南渡之后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世家。

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

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

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然而随着南方势力的溃败,琅琊王家也迅速地衰落了下去。

现在说起王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太原王氏。

但是,其实在王弘直的心中,太原王氏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太原王氏其实分为两支,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

这两个王氏其实原本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但是为了能抱团取得更大的利益,两家后人决定连宗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决定,太原王氏才能接着李唐兴盛的顺风车,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传承看得非常重,对于连宗其实也都是非常谨慎的。

就像杜正伦,他杜家一门三秀才,也是风头无两,但是当他想要和京兆杜氏连宗的时候,仍然遭到了拒绝。

所以,对于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的连宗,自命王氏正统的琅琊王氏是非常不屑的。

但是现在,这个在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却是骑到了他们的头上。

在琅琊王氏拒绝了太原王氏连宗的要求之后,太原王氏更是单方面地提出了琅琊王氏出自太原王氏的荒谬理论。

为了证实这一伪命题,他们故意引经据典,按照《国语》

记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废,子宗敬奔晋,世居太原,人称王家,改姬姓为王姓,为太原王氏。

又说,南齐琅琊王俭在编写《姓谱》时,置太原王氏于琅琊王氏之前,可见太原王氏的影响很早就盛于琅琊王氏。

对于这样的事情,琅琊王氏自然不能忍受。

所以现在,当李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王弘直彻底的愤怒了。

“燕王,还请你尊重琅琊王氏的先祖。”

“我王弘直虽然能力有限,但也愿意为琅琊王家尽一份力!”

“燕王,你有什么计划就说吧!”

看着终于被激起斗志的王弘直,李佑终于的放心地笑了。

“这样就好嘛,弘直,你可清楚为什么你们琅琊王家会如此快地衰落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整个琅琊王家之人都在思考,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盛极一时的琅琊王家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王弘直点了点头道:“因为王家全力运营南方,但是南方败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弘直一直低着头,直到说完才抬头看向李佑。

然而,李佑却是摇了摇头道:“从你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我想琅琊王氏想要恢复昔日的辉煌是不可能了。”

接着还没等

王弘直辩解,李佑便开口道:“如果你觉得是因为你们经营的南方败了,导致琅琊王家的衰落,那么现在你们准备怎么办呢?”

“是继续经营南方还是将经营的重点回到北方?”

“北方现在已经被五姓七望给瓜分了,你们还能拿到想要的土地和资源么?”

面对李佑一连串的问题,王弘直哑口无言。

其实李佑说的,也是现在琅琊王家困惑的地方,最终王弘直开口道:“即便是没有经营好土地,我琅琊王氏家传渊源,历代都有才华横溢之人。”

“如今陛下求贤若渴,只要我们能有更多的族人入朝为官,琅琊王氏终究会有重新辉煌的一天。”

听到这话,李佑的脸色越发地严肃了起来。

“弘直,你有没有想过,其实王家衰败的原因,就是和朝廷走得太近了!”

“你看看其他的世家,他们虽然每一代也有人在朝为官,但更多的人却还是在经营家族的土地。”

“守住世家的根本,才是他们能够在社会动荡之后仍然屹立不倒的根源。”

听到这话,王弘直呆住了。

李佑的一席话,让他震惊不已,但是这一次他是真的没有办法反驳了。

王弘直明白,李佑

说的并没有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