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08章 文官们的目的,掌握舆论的重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8章 文官们的目的,掌握舆论的重要性(1 / 2)

的确,这些人过来的目的,李佑都能猜到。

他们的目的和李佑这几年不在长安的原因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都想要用一用李佑布局在全国的印刷工坊。

三年的时间,李佑带着人已经在全国建立起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印刷工坊,大唐划分的十道基本上都有分部。

这些工坊虽然名义上和李佑以及神策府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其中的中坚运营力量却都是神策府一手培养出来的。

换句话说,李佑对这些工坊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而且,为了方便管理,李佑还成立了一个印刷业者协会,名义上是交流学习,其真正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和控制这些印刷工坊的运营情况。

这一次,这些文官来找李佑,便是希望李佑能利用他的影响权,印刷他们即将要出版的著作。

果然,当众人来到书房之后,长孙无忌拿出了最新编撰而成的《贞观氏族志》,房、杜二人拿出了《贞观律》,而孔颖达拿出的则是完整版的《贞观字典》。

当四人都说明来意之后,长孙无忌开口道:“孔祭酒,你这《贞观字典》虽然重要,有着教化众生意义,但是毕竟不如我们的氏族志和律法吧。”

“再说了,国子监和你孔家

都有印刷工坊,你用你自己家的就好了吧。”

然而孔颖达却并不准备相让,他翻开字典,指着第一页道:“这怎么能一样呢!”

“陛下,请看这里!”

李世民接过字典一看,顿时也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在主编这一项中,孔颖达将李佑的名字列在了第一位,而他自己则排在了李佑的后面。

“这字典乃是燕王主编的,自己主编的书,怎么能不上心呢!”

在主编那里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李佑也是心中大汗。

“孔祭酒,这如何使得啊!”

“这本字典本王也不过是提了提自己的想法而已,怎么能将名字放在主编上啊。”

“您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是这件事传出去,世人还不说我李佑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么!”

“这字典可是要流传千年的,本王可不想背负千年的骂名啊。”

见到李佑不答应,孔颖达也急了:“这主编是所有编撰者一致同意的,我看谁敢乱说。”

“如果不是燕王的建议,这字典根本没有面世的可能。”

“谁要是敢胡说八道,看我不让整个儒林声讨他!”

孔颖达的倔强那也是出了名了,李佑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只能用求助的眼光看向李世民和其他在场众

人。

李世民同样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杜如晦出来解围道:“孔祭酒,主编一职燕王受之有愧,你也不能强忍所难不是。”

“不如将燕王列为特别顾问,并将他的帮助详细记录在序言之中吧。这样后世读者,也能明白燕王在此书面世中做出的贡献。”

“这字典之中也有燕王的心血,他自然会打理协助发行的!”

“燕王,你说是不是啊?”

李佑连忙点头答应道:“那是当然了,不要说这字典中也有本王的心血。”

“即便是没有本王的名字,这有利于天下读书人的事情,本王又如何会不乐意呢!”

“孔祭酒你放心,你将印版交给本王,本王一定立刻让所有工坊开始行动。”

听到这话,孔颖达立刻便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

然而孔颖达满意了,一旁的长孙无忌却是着急了起来。

“燕王,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这氏族志同样也有您的心血在其中啊!”

“而且这氏族志在目前更为重要啊!”

长孙无忌这话并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如今的大唐在基本解除了外部危机之后,内部的世家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世家之间的联姻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有些小地方,甚至出现朝廷

的皇命不如世家家主一句话管用的情况。

如果不用氏族志来重新规范氏族秩序,那么情况就将变得越演越烈,甚至进入到朝廷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为了削弱世家的影响力,发布新的氏族志势在必然。

然而这一次的氏族志,将那些和皇族没有关系的世家通通给排到了三等氏族之列,一旦发布势必会收到不少氏族的抵制。

所以,一旦发布定然需要在短时间内传播出去,让它变成一个不容更改的事实。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有世家不服,也只能找寻其他的地方来发泄不满。

而这个时候,则需要相辅相成的《贞观律》来约束这些世家的行为了。

这两部书其实已经完成有一段时间了,迟迟没有全面发行的原因,便是他们在等,等李佑的出现。

长孙无忌说完之后,李世民也开口道:“佑儿,这件事万事俱备,就差你这道东风了。”

其实这个道理李佑又何尝不懂呢,他之前大力发展印刷业,其实就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身为现代人,他自然明白掌握舆论的重要性。

比起现代,这个时代的人更加的淳朴,相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