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97章 李佑要辞职,无官一身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7章 李佑要辞职,无官一身轻(1 / 2)

在说完这件事之后,李世民便准备让众人散会,让李佑回去收钱。

然而话到嘴边,李世民却是想起了今天让李佑过来的另一个原因,立刻开口问道:“佑儿,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奏报的么?”

原本李世民的意思是让李佑说一下昨晚那些突厥人的事情,然而这件事李佑却是压根不准备上报。

这一刻听到李世民突然问他还有没有事情,李佑便大胆地借着这个机会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不瞒父皇,对于昨晚的事情儿臣的确有话要说。”

“儿臣觉得,自己年纪轻轻,不光有自己的王府,更身兼户部尚书和神策府将军数个职位,实在是太过心力交瘁了。”

“从昨晚的事情来看,儿臣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打理不好,又如何能帮助父皇治国呢。”

“所以,儿臣恳求辞去户部尚书一职,同时神策府下属的食盐监也请陛下另行安排,无论是放在户部下面还是收入九寺五监儿臣都无异议!”

李佑的声音充满了自责和疲惫,完全就是一副不想再管这些事情的样子。

这番话,便是李佑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的以退为进之策。

区区一个户部尚书对目前的他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

他之前虽然在实行货币改革,但那是在草原上的,对中原的影响不大。

只要李世民不

从根本上否决这个建议,对他来说都是成功的。

再说了,即便是这个改革失败,但是真金白银那是已经运回长安了,草原各族少了这笔钱一时半会儿也翻不起什么波澜。

只要给了李佑足够的时间,解除身边的危机,再转头对付草原也并非难事。

纵观大唐一朝,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谷浑、吐蕃、高句丽,哪一个不是在臣服与反叛之间反复横跳。

但是他们这些跳梁小丑的行为对中原来说影响都不算大。

这一刻,李佑终于是明白了那句曾经被他视为糟粕的“攘外必先安内”其中的内在逻辑。

在摆脱户部的制约以后,无论是燕王府、神策府还是幽州都督府那都算是李佑的一亩三分地,想要掩人耳目做事情那不要太容易。

等到自己发展到足以和世家抗衡之后,李佑必然会让为他们今天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原本李佑觉得按照李世民平日的性格,他提出辞职自然是要挽留一番的。

但是,今天李世民却并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好吧,既然佑儿心意已决,那就由你去吧。”

“等你年纪大些,再为父皇分忧吧。”

接着李世民没有任何停顿地说道:“户部尚书一职关乎国家人口与农事,定然不可空缺。”

“戴胄,朕任命你为新的户部尚书,以后就辛苦你

了。”

李世民一系列的任命,宛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下面那些世家脑子一阵眩晕,就像这一切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只是等着今天宣布而已。

尤其是王珪和崔民干,他们此刻都觉得后背一紧,立刻一身冷汗。

昨天的行动他们自命是天衣无缝,不光自己的行动极为隐蔽,还极为巧合的与其他人的行动配合在了一起。

无论是谁,都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查清楚这件事。

因为其中的巧合,根本就没法说清楚。

如果是刚才李佑将造纸和印刷的技术公开销售,以及后面辞去户部尚书,韬光养晦的行为还可以看作是李佑不愿意再当李世民的枪。

那么李世民的这些行动,却像是早就已经知道了会如此一般。

看那个样子,完全就是布局完成之后,准备要收尾的样子。

这让王珪和崔民干极为紧张。

然而在现场最为吃惊的却还不是这两个人,而是李佑。

刚刚李世民如此轻易答应他请求的时候,李佑还只是微微一愣,觉得李世民是在体谅他因为王府出事而有些低落的心情,但是之后李世民宣布的任命却完全就是他的心声。

李佑虽然已经决定自己离开户部了,但他也不打算就这样让户部这样一个执行机构落入世家之手。

所以他原本就准备在李世民同意他辞职

之后向他推荐戴胄了。

而且理由他也已经想好了。

戴胄原本的名声就不低,这两年更是因为在各地推广新作物而立下不少的功绩。

如果李佑出任户部尚书之后,户部内部的事务基本上都是刘基在打理,那么外边的事情基本上就都是戴胄在办。

所以如果没有更好的人选,让原本就熟悉户部事务的戴胄出任户部尚书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过,六部的主官虽然干的都是最累的活,但是却仍然是一个非常抢手的位置。

即便是李佑心中有了打算,但是他也怕一旦自己开口,就被世家警惕的发觉什么,从而开始破坏。

然而让李佑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开口,李世民已经把这个决定说了出来。

而且这话来自李世民的口中,便让事情简单了许多。

面对李佑心中的疑惑,李世民其实也有些慌张。

他刚刚只不过是偷听了李佑的心声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