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76章 一次就来十几个,大名鼎鼎武士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6章 一次就来十几个,大名鼎鼎武士彟(1 / 2)

李佑的迷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查明这笔资金来源的第三天早上,十来个人带着圣旨来到了燕王府。

从圣旨上来看,这些人未来都会成为李佑的手下。

这些人的职位从功曹到长史,各不相同,而位置也是不光是燕王府和神策府,就连远在幽州的幽州都督府也没有放过。

看着眼前这十来个新到的手下,李佑也是苦笑不得,他终于明白了李承乾为什么要给他送钱了。

或许,这就是李承乾表示歉意的方法吧。

【好你个李承乾,你在李二面前说要精简官员,却没想到却要把人给安置到我这边来!】

【不过这个主意肯定不是你能想出来的,不知道这个损招又是谁出的,要是让我查出来,我肯定不会放过他!】

就在李佑咬牙切齿的时候,远在大殿上的李世民没来由的打了个喷嚏。

‘这是谁在背后骂我呢!’

是的,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便是李世民。

这段时间,李承乾除了跟着李世民学习政务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处理吏部精简官员的事情。

在杜淹去世之后,李世民一时并没有任命新的吏部尚书,而是让杜如晦暂时统领吏部。

这样一来,李承乾这个检校吏部尚书的权利

就变得更大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承乾终于是完成了京城中官员需要精简的名单。

然而见到这份名单,李承乾却是犯难了。

并非是这份名单有什么问题,这些被精简掉的职位都是李承乾和东宫学士们反复论证过的。

为此他也专门请教过杜如晦和房玄龄,也都是得到了赞同。

让李承乾犯难的,便是这些被精简下来的人。

这些被精简下来虽然也有自身能力的问题,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原本职位的重叠。

李承乾原本的想法是将这些人外调以取代那些能力不足的官员,而且事实上大部分的人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但是最后剩下的这十几个人他却是真的找不到安置的方法了。

不是因为这人能力有什么问题,相反他们一个个拉出来看都是官员之中的佼佼者。

而他们无法外调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他们的身份。

这些人或者来自于世家门阀,又或者是开国功勋,如果就这样调派外地,或许便会招来非议,甚至于影响这一次的精简计划。

苦恼万分的李承乾将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希望能从父皇那里寻求帮助。

李世民见到这份名单的时候,一开始也有些难办。

这份名单之

中的几个开国功臣他还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对于几个世家弟子他也没什么办法。

就在此时,李世民却是看到了一份户部送上来关于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的奏报,顿时便有了主意。

“既然皇儿觉得这些人派遣出京城有些困难,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都交给你弟弟吧。”

“燕王目前除了燕王府和神策府有长史之外,幽州都督府可是连个长史都没有呢!”

李承乾一开始也是一阵欣喜,将这些人派入王府之中,想来不会引起怎么太大的争议。

但是之后他却是有些犹豫:“父皇,这样一下子过去十几个人,真的合适么?”

“皇弟他不会有问题吧。”

李世民却是嘿嘿一笑道:“会有什么问题。”

“他现在这么多产业,就他手下这些人根本忙不过来,你让这些大臣过去帮忙,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于是乎,便有了此刻李佑眼前这幅哭笑不得的画面。

老实说,李承乾的这十几个人,在李佑看来还真就是一份大礼。

十几个人里虽然也有一两个滥竽充数的世家弟子,但是有名的文臣武将却也是不少。

文官之中比如秘书监虞世南之子虞昶以及和虞世南一同被列为秦王府

十八学士的许敬宗。

武将里也有虽然出身荥阳郑氏,但是却一直站在李世民这边,当年也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游击将军郑仁泰。

在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字中,一个名字却是引起了李佑的特别关注。

“为什么他也会在里面。”

这个人,说起来也是大唐的开国元勋,是太上皇李渊的绝对心腹。

当年他力劝李渊起事,并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

还说自己曾经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俱以手扪日月,并将自己撰写的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李渊大喜,约定共享富贵。

然而在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让这个人的处境显得非常的尴尬。

虽然李世民仍然相信他,但是却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给他。

这个人便是十七名“太原元谋功臣”之一的应国公武士彟。

当然能够引起李佑特别关注的,并非是武士彟元谋功臣的身份,而是他有一个好女儿,为了的武周皇帝武则天。

算算时间,此刻的武则天还不过是个四五岁刚刚启蒙的孩童而已。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召武士彟还朝,加以赏赐,予以礼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