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03章 昭武九姓的胡人,京兆府我们也有熟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3章 昭武九姓的胡人,京兆府我们也有熟人(1 / 2)

在李佑不解的眼神中,柴哲威解释起来。

“这些昭武九姓的胡人最是擅长经商,早在东汉时期他们就有人到过洛阳了。”

“这些年虽然中原战乱不断,但是通过这些昭武九姓的胡人通向西域的道路也才一直没有决断。”

“你今天看到的这些人,原本都是依附于突厥。但是无论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还是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都征收重税,让他们苦不堪言。”

“但是现在托你的福,不是大唐与突厥正式通商了么。”

“于是这些人便打着通商的借口,逃到了出来。”

“他们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突厥秘闻。”

“这些秘闻让鸿胪寺对他们极为重视,一番决定之后,便准备将他们安置在长安城内。”

“也不知道京兆府那边是怎么想的,最后就给安置到这两个坊市!”

听到柴哲威这一连串的解释,李佑顿时也明白了过来。

【昭武九姓,也就是粟特人,或者说是胡人吧。】

汉初,匈奴破月氏,迫其西迁,以河西昭武(昭武即王城,今甘肃临泽昭武,张掖附近)为故地的月氏部落遂向西逃亡,进入中亚粟特地域,征服当地土著,形成若干城邦。

各城邦相对独立,但是王姓昭武。

各个城邦

之间形成了以康国为首的诸粟特城邦,其中有安、曹、石、米、何、史、穆、毕等国,统称“昭武九姓”。

“昭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中《地理志》所属的张掖郡昭武县(今甘肃),昭武九姓的史料始见于《魏书》《北史》《隋书》、两《唐书》中的各 《西域传》。

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后来昭武九姓也成了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十多个小国的的泛称。

当然在唐代对于这些人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统称,那便是胡人。

等到东突厥颉利可汗降唐,原突厥中的昭武九姓部落随之入塞,唐为安置这批昭武九姓而置六胡州。

说起来,昭武九姓和大唐之间的恩怨同样纠缠不清。

他们归附唐朝以后,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同时开始遭受阿拉伯帝国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赐封的王号,反抗阿拉伯帝国。

昭武九姓成为了大唐不可忽视的一大战力,同时也为中期大唐贡献了不少的名将。

然而,大唐最大的一次危

机安史之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也是昭武九姓胡后裔。

【真是没想到,这些粟特人居然这么有眼光,果然不愧是夙以善于经商著称的民族。】

【可能也就是因为我把突厥通商提前了,所以这大批的胡人也提前到来了。】

【但是你们来就来了,占着我的坊市干嘛。】

想到这里,李佑不由得面露苦涩地看着柴哲威说道:“虽然这是鸿胪寺和京兆府的决定,但是就这样占用他人的土地,难得都不需要给土地的主人商量一下的么!”

然而柴哲威也是一脸苦楚地说道:“哎,这两个坊市不是一直荒着么,而且位置、大小都比较合适,京兆府也就直接决定了。”

“这不,京兆府还给我下了命令,让我去和地主沟通呢。”

“这件我劝你就忍一忍吧,这些胡人住不了太久,等到鸿胪寺将情报挖掘得差不多了,也就会让他们离开的。”

“当时我也提出能不能换个地方,但是他们没有接受建议,反而还说这件事乃是陛下决定的,我也没有办法了。”

看着李佑脸色有些难看,柴哲威连忙补充道。

“在这段时间,他们也不白住。鸿胪寺那边会给他们出房租的。”

说到房租

,柴哲威又有些尴尬地说道:“不过鸿胪寺那边说了,这钱鸿胪寺暂时没有,得等到户部拨款。”

“我想,很快鸿胪寺的人也会找上你的。”

听到这些话,李佑差点没气炸了。

【李二你这又是在坑我是不是。】

【让人住我的地方,还要我自己出钱!】

【得亏我还让河西那边加紧给你生产陌刀和马蹄铁,还让他们研究火器,却没想到,他就知道坏我的好事。】

见到李佑的表情越来越难看,柴哲威自然也明白了李佑对这两个坊市的看重。

他连忙又开口道:“燕王这些胡人其实也才入住不久,很多事情都还是可以商量的。”

“无论是鸿胪寺还是京兆府,其实也都还能走动走动的。”

说到这里,柴哲威又是看了李佑身后的阎立本一眼。

这一次,阎立本知道柴哲威是有机密的事情要和李佑说,便是识趣告退了。

等到,阎立本离开之后,李佑立刻问道:“柴表哥,你刚才说的商量是什么意思?”

“我和鸿胪寺那边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京兆府那边就真的不认识了啊。”

然而柴哲威却是呵呵一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