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224章 让考生自己决定吧,王博士不懂阿拉伯数字,要和李佑比一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让考生自己决定吧,王博士不懂阿拉伯数字,要和李佑比一比(1 / 2)

这一次王孝通倒是没有反驳。

算数的一大运用便是在商业生产之中,要管理庞大的基业,算学之道必不可少。

不过虽然没有反驳,王孝通还是不太情愿。

最后,孔颖达只能开口道:“王博士,你就让二十五岁之下的学生参加考试就好了。”

“如果最后,他们不愿意进入王府学习,我保证让他们再入算学就好了。”

得到了这样的承诺,王孝通才算是乖乖听话了。

其实对于李佑的这一次测试,京城之中许多人都是有意见的。

例如王珪便对太原王氏参加测试的弟子说道:“此行考试要么你们就交白卷,要么就在入选之后拒不进入王府学习。”

“我倒要看看,李佑小儿还敢公然和世家抢人不成。”

“到时候事情闹大了,我看陛下怎么收场。”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世家都准备正面和李佑对抗的。

比如范阳卢氏的选择就和太原王氏不同。

卢家家主卢承庆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让京中卢家子弟努力进入这五十人的名单之中。

在之前和李佑的几次交手中,卢氏都在暗中吃了不小的亏。

尤其是突厥使节的事情,卢承庆觉得和李佑的横空出世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这一次,他便想借着这个机

会打入李佑的内部,看看李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然除了这两类别有用心的人之外,还有很多人是很期待的。

就像程咬金家的一对活宝,在听说能够摆脱崇文馆上课,而是去到同龄人李佑身边的时候,立刻便来了兴趣。

同样兴趣盎然的还有长孙思怡。

她原本对李佑便有一丝别样的情愫,这一次听到进入新学之后,或许便能和李佑朝夕相处,她也是激动地连着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就这样,在全京城的关注之下,李佑带着试卷如期来到了国子监。

为了配合李佑,孔颖达下令国子监休学一天,让闲下来的老师一起来协助今天的测试。

最终参加测试的一共有一百七十人,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十八名算学的学生。

李佑将这些人分为了六个考场,其中算学学生一个考场,十二岁及以下的学生两个考场,十二岁以上的三个考场。

其中算学和十二岁以上的学生其实用的是同一套题,而将他们分开,只是李佑觉得将他们分开,更有助于他在阅卷的时候做出判断。

在将试题发放之后,李佑倒是没有监考,直接便和孔颖达、李纲聊起了天。

由于孔颖达的支持,今天的一切都进行地很顺利,

直到李佑来到了算学的考室。

今天王孝通亲自监考了算学学生的那个考室。

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重的责任心,只是他在听说了考题中有算术问题之后,心里的好奇,想要第一时间看到试卷而已。

然而看到试卷之后,王孝通惊呆了。

试卷上的确有算术题不假,但是自诩精通算学的王孝通却是对大多数的题目一筹莫展。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李佑在试卷中使用了另一种符号来代表数字。

在算术试卷的最前面,李佑便写着规则:“1代表一,2代表二……十用10来表达,十一便是11,一百是100,一百零一是101,一百一十一为111。”

是的,李佑在数学试题的最前方引入了阿拉伯数字。

而在阿拉伯数字之后,李佑又列出了“+”、“-”这两个符号,同时将分数的表达方式也写了出来。

对于这样的文字符号化,参加考试的少年郎大部分很快就能接受,并且能够用李佑规定的方式来完成一系列题目。

但是这对已经上了年纪而且有着自己固定思维模式的王孝通来说,就很艰难了。

他艰难的对照规则看懂了一些题目之后,心情就更差了。

这些题目要不就是他读不懂的,而

读懂的他却又不会做。

这让他引以为傲的算学功底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

很快,王孝通的心理便发生了变化。

“这个李佑小儿,真本事没有,就是知道符号借代之术。”

“之前被孔颖达吹爆了的拼音之法就是如此。”

“只是在拼音的时候,一个声母或者韵母便可对应多字,以起到标准化和简洁化的作用。”

“但是这套方法用在算学上却是有些不伦不类了。”

“每个数字对应的也都是固定的符号,全都是一一对应,那我们这样对应一次好不是多此一举。”

为此,当李佑过来收卷子的时候,王孝通便没有给李佑什么好脸色看。

李佑刚开始还装作毫不在意,他对王孝通还是有几分尊敬的,并不想和他起什么冲突。

他觉得能为数学奉献一生的人,又怎么会有什么坏心思呢。

然而李佑刚刚拿起卷子,便听到一个学生开口道:“楚王拿了卷子就走吧,我们算学没有一个人想去你的新学的。”

“你那符号化的算学,都是一一对应,根本就是故弄玄虚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