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215章 拒绝明升暗降,杜淹失算了,大唐老臣持续凋零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拒绝明升暗降,杜淹失算了,大唐老臣持续凋零中(1 / 2)

这一番话倒是点醒了李世民。

谁说为大唐效力就一定要身在高位的!

比如冯少师,人都不在朝野,但是却一直在默默地用他的方式守护大唐。

想到冯少师,再看看长孙无忌,李世民又皱起了眉头。

他这个国舅,和冯少师可大不一样。

冯少师可以淡泊名利,但是长孙无忌不行。

这不单单是长孙无忌的个人问题,还代表了长孙一族的脸面。

所以,李佑的心声虽然提醒了李世民,但却并没有解决问题。

见到李世民在犹豫,长孙无忌也走了出来。

“陛下,杜御史所言极是,臣也认为有负皇恩!”

长孙无忌这样一说,李世民就更难办了。

虽然这是长孙无忌自己要求的,但是长孙无忌还是玄武门事变的首功之人。

如果李世民就这样随意地答应了,那么估计其他的人也会感到一阵心寒。

左右为难之下,李世民竟然鬼使神差地看向了李佑。

他的目光被李佑敏锐地捕捉到了。

李佑顿时一惊。

【什么情况,李二不会要问我意见吧。】

【在场这么多人,问我一个小孩子真的合适么!】

【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杜淹不过是觉得长孙无忌当宰相不

合理,那就换个官就好了啊。】

【如果你觉得贬他不合适那就给他升官啊。】

【宰相不过正三品,上面还有很多空间啊。随便封一个就好了啊。】

【倒是,这个人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长孙无忌虽然是独断专横了一点、护短了一点,但总的来说也是一位好同志啊,重用他又没有问题。】

李世民心中暗暗点头。

他虽然不知道同志是什么意思,但已经有了主意。

李世民嘴角微微一笑开口道:“既然无忌自己也有这个想法,那朕就准许你卸任右仆射一职。”

“如晦你就接任无忌的位置,然后房玄龄入尚书省任职左仆射,中书令你也兼着吧。”

李世民一口气调整了三人的官位,让那些原本对长孙无忌下来之后空缺有想法的人立刻打消了念头。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也是微微一愣。

他虽然是觉得不妥,但是真的卸任之后,心中还是觉得空荡荡了。

这一幕,被不少一同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秦王府老人看到,心中未免也是涌起一阵狡兔死,良弓藏的同理心。

而杜淹的眼中则是闪过一丝的意外和得意,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今天居然成功了。

原本参奏长孙无忌

只不过是他今天计划中的前奏,却没想到这居然成了。

这让他原本准备继续的话也为之一顿。

众人的变化都被李世民看在眼中,然而李世民却是哈哈大笑了一声道:“无忌,朕让你卸任尚书省职位,只是觉得一个尚书省太小了,不足以发挥你的才干。”

“朕对你可是完全信任的。”

“即日起,朕封你为开府仪同三司,准你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继续为大唐效力。”

此话一出,长孙无忌大喜过望。

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实实在在的文官中的最高官阶。

这一官阶并不任职于任何一个朝廷机构,而是可以自行开设府衙,招募部署,这便是开府的意思。

而仪同三司便是指的自行开设的府衙的等级。

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

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

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

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

而在隋朝废除了三师,截至目前也并没有恢复。

也就是说虽然离开了宰相的位置,但是名义上长孙无忌仍然是文官之首,或者更进一步说是

百官之首。

如果这个任命换作其他人,还有可能因为离开了实权的位置而有明升暗降的嫌疑。

但是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对他的信任,这样的封赏那就是实打实的升级。

虽然离开了尚书省这样的机要部门,但是李世民仍然不会让他当一个闲职。

而且开府仪同三司属于文散官,并不在职能部门序列,就算杜淹想要再说什么,也是师出无名。

杜淹同样也知道这一点,对于这个结果他也只能无奈地吞下苦果。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还有这样的奇招。

房杜二人也是对视了一眼,对李世民这个决定从心底里叫好。

不过同时他们也产生了一丝的困惑:今天的陛下脑子转得真快。

同样震惊的还有李佑,李世民刚才说的话不要说和他的想法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啊。

不过随即他又释然了。

【好像历史上长孙无忌就是被封赏的这个官位,我不也是知道这段历史才会有这个想法的么。】

【现在不过是历史重现,我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