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172章 再次震惊孔颖达,陛下神机妙算,李佑狂翻白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再次震惊孔颖达,陛下神机妙算,李佑狂翻白眼(1 / 2)

李佑不知道李世民是如何知道他在这里的,但是既然被叫破了也只能悻悻地走了出来。

“儿臣参见父皇!”

现在这里没有别人,李佑也只是随便拱了拱手。

李佑的这个模样看得李世民气笑了。

他也不管李佑到在这里干什么的,开口问道:“佑儿,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吧,快去给孔颖达准备教材吧。”

“科举教材关系重大,朕特许这一批就不用向户部缴税了!”

【交不交还不都是我的钱,李二慷他人之慨的脸皮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无所谓了,看在你今天处理东瀛的表现不错的份上,这件事一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还有食盐监,你就等着惊喜吧!】

李佑点了点头,便退了出去。

虽然知道孔颖达会去找他,李佑还是先去了阴妃那边,给母亲做了简单的检查之后,才回到神策府。

此时,孔颖达已经在这里等了老半天了。

“楚王殿下,你可算是回来了!”

一见到李佑,孔颖达立刻站起来打起招呼。

“孔祭酒别急,这件事父皇已经交代好了。我们现在就去看启蒙教材吧!”

李佑笑着点了点头,接着便带着孔颖达来到了仓库。

“我的天,楚王这是准备了多久啊?”

看着满

满一仓库的三字经,孔颖达震惊了。

接着孔颖达拿起一本翻了起来,顿时他觉得自己的嘴巴再也闭不上了!

不停地抚摸着书,孔颖达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心痛的神色。

“楚王,这印刷,这纸张!用来印刷启蒙教材,实在是有些浪费啊。”

“这样的纸,就应该用来印刷四书五经,和儒家典籍才对!”

这话说得李佑还有些尴尬:“孔祭酒,这纸乃是我神策府造的,以后想要多少有多少。”

“印刷工坊也是在神策府,我们印什么都行!”

接着李佑又带着将信将疑的孔颖达看了同样满满的六七个仓库,和两座工坊。

全部看完之后,孔颖达除了震惊,更多的还是欣喜。

“陛下果然高瞻远瞩,神策府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了!”

“躲开世家的注意,真是出其不意啊!”

“太意外了,实在是太意外了!”

他知道,这一次李世民没有骗他,神策府真的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孔颖达看来,楚王和神策府不过就是个幌子。

真正站在背后的还是李世民。

两座工坊如此大的手笔,谁又能想象这一切都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干的呢。

李佑知道孔颖达误会了,虽然有些气愤,但又真的不好解释什么,只能开口说

道。

“孔祭酒,关于其他科举考试的教材,还要等几天才能印刷出来,当务之急还是这些启蒙教材不是!”

孔颖达点了点头,其中的轻重缓急他还是清楚的。

只要朝廷将这些启蒙教材下发下去,世家便没有了涨价的理由。

那些读书人虽然容易被鼓动,但是脑子却并不傻,到时候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想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处,孔颖达又开口道:“楚王,这些书我们是怎么发下去啊?”

听到这话,李佑的心中又是气得牙痒痒。

【这个李二,就知道当甩手掌柜,真是一点担当都没有。】

接着李佑便又给孔颖达解释了起来。

一开始孔颖达听说要让国子监来卖书本能的也有些排斥,但李佑解释完了之后,他也是眉开眼笑起来。

“陛下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

“以后考试教材都让国子监和下属的县学来办,读书人再也不用看世家的脸色了!”

如此计策,孔颖达自然是有算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这么这个孔老夫子又算到李二头上了,这是劳资的主意好么!】

【算了,难得解释了,这孔老夫子也犟得很。】

【再说了,解释清楚又怎么样,以后估计就得来烦我了,还是就这样让他误会吧。】

李佑虽然心中不停的翻白眼,但仍然是不停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一来李佑的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的出路算是找到了。

民间就靠刘义节,朝廷这边就是孔颖达。

有来自系统的大量书籍,李佑也不担心内容问题。

李佑相信,至少在一两年内,大唐的图书市场都将是空前的繁荣。

等到培养出这些人的阅读习惯之后,李佑相信他培养的写手团队也一定已经准备就绪。

新产出的作品,就一定能顶上这个内容缺口。

实在不济,这两个工坊就是一直印刷教材,那也不会闲着。

交代好这件事之后,李佑便将刘基和牟斌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今天在大殿上他已经决定,在三天之内把长安的盐价打下来,他自然不会食言。

“伯温,帮我算算现在长安有多少户人,吃一个月要用多少盐!”

“然后再按照这个产量组织生产吧。也不用再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