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167章 李世民对标光武大帝,食盐监遭到集体抵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李世民对标光武大帝,食盐监遭到集体抵制(1 / 2)

‘位面之子?补钙?这都是些什么?’

李佑的这一番吐槽,有一大半李世民都没太听懂。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知道李佑的态度,和曾经汉朝对东瀛的册封。

‘真是想不到光武帝如此强硬,果然了不起。但是,朕,李世民是要做千古一帝的男人,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被比下去呢!’

‘这个混小子也真是的,平时都是一副咸鱼的模样,唯独一遇到和东瀛有关的事情就特别激动。’

‘看来这个东瀛在未来定然和我华夏有着深仇大恨!’

通过这段时间的偷听心声,李世民也已经清楚李佑知道很多未来发生的事情,对李佑的心声也是越来越关注了。

接着李世民一挥手说道:“郑爱卿,既然东瀛执意要派遣使者前来,那么我们也不能失去礼数,就按照一般藩国去接待吧。”

“至于册封,朕想起汉光武帝曾经有对东瀛册封为汉倭奴王国,朕继承华夏天命,延续中华正统,在册封上也应该延续旧制!”

“朕册封他们为唐倭奴王国吧。相关文书金印就由郑爱卿和礼部去商议准备吧!”

郑元璹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今天这件事处理得如此果断。

在收到东瀛的文书之后,郑元璹也查阅过典籍之中对于东瀛的册

封,其中汉家天子刘秀的册封他自然知道。

原本在李世民想众人提问之后,他便准备将这个过去的册封和几个他想到的名字一起上报。

然而李世民不但准确地说出了这一个往事,更是立刻确定了这一称号。

“怎么了,郑爱卿有什么意见?”

李世民见到郑元璹没有立刻接旨,当下有些生气。

这一刻郑元璹回过神来,立刻拜下接旨。

“臣郑元璹接旨。臣刚才震惊于陛下对历史的熟悉,所以一时有些恍惚,请陛下恕臣之罪!”

郑元璹这句话虽然是在请罪,但其实也暗暗地拍了李世民一个马屁。

原本众臣对于李世民刚才口中的历史也是将信将疑,但是在听到郑元璹的肯定之后,立刻也是毫不吝啬地赞扬了起来。

“陛下英明神武,如此册封才显得我大唐对历史的尊重,乃是华夏文化真正的继承者。”

“区区倭奴小国,竟然欺我新朝建立,以图改名,多亏陛下熟读历史,才识破了他们的诡计!”

不光是文官们发出赞叹,一众武将也是激动了起来。

“我说就应该直接发兵,灭了得了,都当藩属国了还要求这么多。”

“上一次的假遣唐使就在长安为非作歹,这次这些倭奴国使者也得看紧了!”

这一次,不光是群

臣开始赞扬,李佑的心中有难得地表扬了李世民两句。

【嘿嘿,李二还是不错的嘛,刚才算我误会你了。】

【千古一帝还是有些样子的。】

【对方这些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东瀛人,就不该给他们脸。】

【使者来了就来了吧,看我不准备一份“大礼”给他们!】

这一句“千古一帝”听得李世民心情大爽,至于这些使者来了之后会收到李佑什么样的“大礼”李世民也不管了。

反正这件事他不管,随便李佑怎么玩。

借着东瀛这件事建立起的威势,李世民接着开口道。

“给位爱卿,除了东瀛使者的事情,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

“朕准备在神策府中建立食盐监,食盐监配置等同将作监,负责为大唐制造优质精盐!”

“将作监第一任监正由原御史台御史中丞阴弘智担任。”

这话一出,原本还十分热闹的朝堂顿时有安静了下去。

沉寂了片刻之后,还是谏议大夫王珪站出来开口道:“陛下,不知道这个食盐监管辖范围是什么呀?”

“是否如将作监一般将天下与食盐相关的工坊、商店统辖其下呢?”

“如果此监真的如此,那么老臣恳求陛下收回成命!”

这一次王珪的话说得很死,丝毫没有给李世民回转的余地

而且王珪开口之后,黄门侍郎崔民干以及另外几位来自世家的大臣纷纷出列,要求李世民收回成命。

在李唐建立之初,如今的太上皇李渊与各大世家定下的承诺之中便有一条专门是关于食盐的。

按照当日的约定,朝廷不会将盐业收归国营,各大世家均可从事制盐、贩盐的生意,而且朝廷也不得干预各大世家制盐贩盐的事情。

如果李世民设立食盐监管理天下盐业,那便是违背了当年的诺言。

其实刚刚李世民会在如此时机说出这件事,也是存在试探世家底线的想法。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世家的反应会有这么大。

李世民尴尬一笑道:“朕当然没有忘记当日太上皇的诺言。”

“食盐监并不会干涉各大世家的制盐贩盐,大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制盐工坊!”

虽然有了李世民的保证,王珪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陛下,既然这不过是一座工坊,那为何要设立食盐监!如若类比将作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