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126章 为皇后庆生突厥也要派人来,小胖子要编书,什么是好地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为皇后庆生突厥也要派人来,小胖子要编书,什么是好地图(1 / 2)

三司会审再加上宗正寺,这四个人,没有一个是会手下留情的。

首先便是魏征,铁面无私,直言进谏的时候就连陛下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韩仲良虽然不如魏征,但是执掌刑部多年,却也是极为公正,从来都对自己不假言辞。

而另外两位,崔善为乃是清河崔氏,李神符出自皇家,都是在这次的事情中刚刚得罪的人。

长孙安业知道自己落入他们手中,绝对讨不到任何的好处。

想到这里,长孙安业不由得又对太子李承乾看了一眼。

李承乾自然也是一直在关注长孙安业,此刻看到这个眼神,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然而李承乾正准备再次开口,却听到李佑开口了。

“陛下,这一次喜闻县公裴矩承佑天恩,得以保全性命。”

“在他醒来之后,又是为大唐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突厥颉利可汗知道皇后准备举办寿诞,特地组建了一支使节,不日前往长安贺寿!”

“随行的还有大量草原奴隶,以及牛羊!”

听到这话,朝堂之上又是一阵哗然。

而鸿胪寺卿郑元璹更是一阵的后怕。

如今距离长孙皇后的寿宴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也就是说突厥的使节队伍已经在路上了。

但是带着突厥使者信息的裴矩

却在传讯的路上被人暗杀。

如果裴矩真的死了,那么边关将领没有得到突厥使节的消息,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如果有心人将这件事放大,大唐与突厥之间再起兵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是大吃一惊,他吃惊的倒不是李佑能带来裴矩消息,而是李佑选择的时机。

李佑此举,便是救了李承乾。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赞许地看了李佑一眼。

李世民也看到了李承乾的蠢蠢欲动,但是在李佑抢先开口之后,李承乾沉默了。

这件事干系太大,他扛不下来。

想到这里,李承乾眼色复杂地看向李佑。

【呵呵,太子不用谢我!】

【劳资知道你刚刚差点就扛不住了,但是你可不能现在站出来啊!】

【你还要好好地当你的太子。】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心中还挺高兴的,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相互扶持,便是大唐未来之幸。

【你要是被废了,万一李二一抽风把我弄出太子怎么办!】

【一个神策府,一个户部,已经够让我闹心的了,如果当了天子,还不知道能有多少烦心事呢。】

【你看看今天这事,如果不是让我掌管户部,哪来这么多事情!】

李佑的这番心声,让李世民又好气

,又好笑。

此刻不光是李承乾感到后怕,其实就连李世民手中也是捏了一把汗。

刚刚,在李世民的眼中,蠢蠢欲动的不光是李承乾,还有就站在他身边的蜀王李恪。

他明白,只要李承乾敢站出来,李恪和他背后的人定然会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和李佑那个每天只想着躺平的咸鱼不同,蜀王李恪可是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这些日子,李恪担任兵部侍郎,虽然表现不如李佑那般亮眼,但却在一众武将之中赢得了不少的好感。

如果李承乾刚才真的站出来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那么很有可能李恪便会趁机发难。

事关两国大事,这一次李承乾理亏,如果真的牵扯到与突厥的兵戈,群情激动之下,就算是让李世民废了太子,也并非不可能。

而如果李承乾被废,那么拥戴李恪当太子的人定然不少。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又看向了一旁的小胖子李泰。

如果说李恪是知道了这件事准备带人来落井下石的,难得李泰也是如此。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李佑心中说起的李承乾和李泰兄弟相逼的话,不由得眉头紧锁。

李泰此刻完全沉浸在吃惊之中,他来上朝,倒是也真的是有事。

但是没有想到,居然看了如此一

场精彩的大戏。

李泰还在回味,感到李世民愁眉深索地看向自己。

李泰想起今天来的目的,虽然觉得这个时候讲有些不妥,但既然来了,他还是鼓起勇气开口了。

“陛下,儿臣今日上朝,有一事要奏。”

“如今我大唐将天下分为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县,但却并没有绘制这些行政区划和地理情况的专书。”

“儿臣,请愿礼部与户部一道,编撰一部属于我大唐的地理志!”

说完之后,李泰又向李世民鞠了一躬道:“还请陛下下令让弘文馆学士助我一臂之力。”

李佑被李泰这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

【这什么情况,李泰编撰《括地志》那不是贞观十二年才开始的么,现在才贞观元年啊,这孩子也太早熟了吧!】

【不过说起了这《括地志》也是一件好事,大唐初建,能将各地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统计一次以后也方便查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