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12章 陛下万岁,幽州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陛下万岁,幽州大捷(1 / 2)

太极殿。

李世民高高地坐在朝堂之上,身边的宦官喊到:“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声音在大殿上回荡了一圈,下面的文武百官却是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说话。

自从三位国公离开长安之后,朝堂的气氛就变得十分压抑。

文武百官人人自危,都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唯恐被李世民点名。

李世民看着这群大臣,心中也是有苦说不出。

他有些后悔了,原本是想在他们面前装一把的,却没想到装过头了,惹得这些人一个个就像是惊弓之鸟。

前些天他原本要召见长孙无忌来商议通商突厥的事情。

却没想到长孙无忌托病没有来见他。

先将这件事交给房玄龄和杜如晦,却没想到房杜二人借口河北大旱的事情,双双跑去了河北。

想到突厥通商之事不能等,李世民只能亲自出面,让李君羡来筹备商队之事。

但李君羡行伍出身,叫他行军打仗、刺探军情都没有问题,但是说到经商却是一窍不通。

所以这段时间李世民也很忙,忙到去李佑那边转转的时间都没有。

今天,终于房杜二人从河北回来了,李世民也不装了,准备和满朝文武摊牌。

李世民撑起一个微笑道:“各位爱卿,往日朝堂之上热热闹闹,怎么今天冷冷清清啊?”

这话一出,满朝百官非但没有人出来说话,反倒是又想起了平日里经常插科打诨的程咬金三人。

他们三人自打离开长安之后,便音讯全无,八成是凶多吉少了。

不过此时,李靖心中也却是有一个老大的问号。

身为兵部尚书,虽然李世民没有让他做什么,但他也非常关心目前的战事。

但是奇怪的是,都这么多天了,也没有见到罗艺打过来。

按理说,这些日子罗艺已经接近洛阳了,河南道那边应该会有消息传过来的。

李世民见到众人没有回应,又转头看向杜如晦问道:“蔡国公河北一行可还顺利?”

“陛下英明,天佑大唐!”

杜如晦知道这次回来一定会被李世民点名,也是立刻站了出来,汇报这一次的河北之行。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罗艺的事情,杜如晦最近的心情是很好的。

这一次河北之行,竹筒水车大发神威。

虽然只是来得及建起不到十座水车,但基本已经缓解了一个县的旱情。

只要后面没出什么大问题,这一次河北旱情基本上是可以平稳度过的,虽然春播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而且一旦竹筒水车推广开来,那么今后的大唐基本都能克服旱情了。

杜如晦的话说完之后,满朝文武才算是稍微活络

了一点,不少人开始出列歌颂当今陛下的治世之功。

当然,有人的脸上出现欣喜的神色,有人的脸却更臭了。

“魏爱卿,今日为何沉默不语啊?朕这几天没有什么过失么?”

幽州的事情李世民已经不准备隐瞒下去了,看到魏征的臭脸,他索性最后再调侃魏征一把。

魏征脸色铁青,开口道:“回陛下,臣无本要奏。”

在魏征看来,幽州的事情已成定局,他也没什么要说的。

罗艺大军打过来,还有李靖等人在,也不是他操心的事情了。

“魏大夫就不关心你那几个结义兄弟了么?”

李世民嘿嘿一笑,反客为主地问道。

听到这话,魏征也是一愣,顿时怒目圆睁。

“李世民,这件事我本已经不和你计较了,真要说开了我就撞死在这朝堂之上,让你‘万古流芳’!”

魏征心中有了计较,再次上前准备开口。

“报……”

“八百里加急,幽州八百里加急!”

一个驿卒手举着文书,高声呼喊着,跑进了太极殿。

按理说,作为驿卒他连皇城都没有资格进入的,但是这一次情况特殊。

李世民特别交代,无论什么时候,幽州军情到了直接带来见他。

驿卒刚一进殿,便扑倒在了地上。

李靖眼明手快,立刻将他扶了起来,结果他手中的

文书,递给了李世民身边的宦官。

李世民拿过文书,心中也有些紧张。

虽然对于李佑的话深信不疑,但是万一,万一错了呢。

‘李家祖宗保佑!’

在打开文书的前的一刻,李世民心中默念道。

李世民打开文书,立刻就放心了不少。

这是秦琼的亲笔信,字里行间自带这一股威猛阳刚之气。

李世民顿时大笑起来,挥舞着文书道:“无忌,你来念给他们听!”

长孙无忌刚刚还在心中为三位国公默哀,被李世民突然叫到,也是吓了一跳。

他快步走上台去,接过文书,声音颤抖地念了出来。

“臣秦琼、程咬金、李勣谨奏:陛下神机妙想,决胜于千里之外。反贼罗艺,不足以服众,手下哗变,现已伏诛,斩首于乌氏驿站。臣等兵不血刃,已收复幽州,罗艺首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