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374章 抢劫吴顺粮仓(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 抢劫吴顺粮仓(一)(1 / 2)

当日夜,云生与名珠身着黑色紧身衣,身披黑布,飞入空中,化作蝙蝠,借着星光北上,直取吴顺粮仓。

二人越过莽江,天明时分来到中吴府。

到达中吴府,只见鸡犬相鸣,百姓安居乐业。府城之中人来人往,人流鼎沸。商家生意繁忙,车水马龙,一派和平繁华之象。

云生摇头,心想:这金鹰虽为外族,但为长久统治,对平民百姓倒也不错。

相比较与南德王朝的贪污腐败,压榨百姓,却是胜于几倍。难怪近些年来,莽江以北已经很少有义军举事造反了。

二人找到一家客栈住下,穿街走巷,与百姓交谈,得知金鹰王国十五税一,苛捐杂税甚少。相对于南德王朝的五税一,三税一,百姓生活自然富裕。

一时之间,云生收复山河的信心都有些动摇。心想管他是大德王朝还是大金王朝,是同族统治还是外族统治,只要人民生活安康,又何必计较于那些?

但是,一旦想到被外族统治,心中总是感觉很不舒服。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存,还是有尊严的活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在我中华大地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匾牌。

国耻当头,尊严全无!

而今金鹰南侵,小恩小惠岂能熄灭我“驱逐鞑虏、复我山河”之志。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无数革命先烈、英雄志士为了守卫国土,常年顶风冒雪,驻扎在喀喇昆仑山上。

缺氧不缺志气,艰苦不怕吃苦;宁可身体透支,不让使命欠账;宁可流血牺牲,也决不让国土丢失一寸。

正是因为了有了他们,不畏强敌、生死以搏,用忠诚和誓言,用热血和躯肉赶走来犯之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这才保卫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云生思绪飞舞,前世今生之事重叠显现,一时感慨万千。

“云生哥,想什么呢?”名珠问道。

“没什么事,我们回吧!”云生摇了摇头,转身返回。

二人回到客栈,云生拿出《四方记》,仔细翻看洪莽地图,与名珠二人一起研究比较。

中吴府东距大海四百里,南距莽江三百里地。在东海之滨有一处港口,名叫东户港。

云生和名珠一阵合计,若是战船停靠东户港,势必与东户港守军兵戈相交,容易引起中吴府的注意。

但若是停靠莽江,虽然距离较近,但是陆地之上河流纵横,稻田密布,又无大道,大军反而不便进退。

二人权衡再三,决定前往东户港一观。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那便是侦察吴顺粮仓。

当日夜,二人乘着夜色,再次化作蝙蝠,飞临吴顺粮仓上方,借着星光,仔细观察粮仓布局。

而后向东飞去,一个多时辰,便来到东户港,找到一家旅店住下。

第二日一早,二人出门一看,只见港内桅杆林立,商船栉比鳞次,岸上人头窜动,比玉宁港繁华好几倍。

在港口的两侧各有金鹰守军把守,每侧约有百十来号人。

港口内有一处税务衙门,专门征收各种税务。

二人走过税务衙门,只见衙门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各类商贩手持黄纸税票,等待交税。

在税务衙门的门口处,约有百名左右金鹰将士手持长枪,维持秩序。

二人再往前走,看到山脚下有一处军营,观其占地面积,便知是一个千人营驻扎于此。

远处的山头之上,修建有一座瞭望台兼烽火台,远远便可看见有人在上走动。

二人围着港口转了一圈,记下所有的军事要点和人员分布,然后又买了两匹马,骑马取道直奔中吴府。

只见从东户港至中吴府城,大道宽阔,中间途经东吴县城。

二人又细看周边县城通往吴顺粮仓的道路,并一一描绘下来,然后二人又来到吴顺粮仓。

只见在粮仓的东西各有一个大营,用木制栅栏围起,观其面积,东侧军营约有三个千人营,西侧靠近府城一侧的军营应有两个千人营。

如此粗略估计,在两处军营之中便驻扎着5000名金鹰铁骑。

最后二人又来到中吴府,见府中约有一个千人营,分散在四个城门口、府台衙门、银库等处站岗执勤以及在主街道上巡逻。

二人观察完毕,走出府城,来到一处偏僻地,默念飞翔术,向南而来,下午时分便回到了玉宁府大营。

云生与名珠二人一阵细细商议,敲定此次军事行动的人员,路线、时间以及各项保障工作之后,再由名珠召集人员开会,安排工作。

次日,名珠并没有召集三关旅及所有千人将以上人员开会,而是骑马奔跑四处,检查各项防守工作。

名珠首先来到水师大营之中,奎烁见名珠到来,连忙起身相迎。

“奎烁大哥,如今水师建设怎样?”名珠笑着问道,显得很轻松,只是闲来无事,随便转转。

奎烁笑道:“全凭名珠总镇的大力支持,如今我玉宁府水师共有1万将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