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最强皇兄> 第十八章 潼关赋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潼关赋8(1 / 2)

杨家的动作很快,早上的时候,就从府内传出消息,说下午将在华阴的驿道上,增设五十个粥棚,昼夜熬粥,每日供应两次,每日每人限领一次。中午的时候,杨家的大队人马出发,用大车将搭建粥棚的材料拉到路边,开始搭建。当天,五十个粥棚全部竣工。第二天就开始放粮。

刘毅还曾专门去看了下,熬制的稀粥都有稠状物,再也不是糊弄人的汤汤水水。他也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阴阳草到手了,华佗马上熬制了一份汤药,喂华文吃了。虽然不是药到病除,但华文第二天就不再咳嗽,据说腹泻的毛病也稳住了。这让人松了口气。诸事已毕,大军也修整了两日,该启程了。刘毅一大早就爬了起来,看着队伍做拔营前的准备。

自黄巾乱世以来,各地民乱四起,乡里十室九空。华阴虽有杨家坐镇,算是世外桃源,但当兵打仗,死人不可避免。连带土地也荒芜了不少。万余大军就驻扎在驿道旁的一个荒地里。不过经过几天的踩踏,这儿也成了个大土坝。如今,这个简易的营地也完成了使命,辎重营忙忙碌碌,正在收拾。

驿道外,百姓仍络绎不绝的朝西而去。华阴离长安已是不远,有两碗粥打底,休息后稍微忍忍,就可以撑到长安。有了吃的,就有了生的希望。道路上有序了许多,百姓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人人惊慌失措,路边倒毙的人也为之减少。

营地外,还停着好十几辆大车。上面都有杨氏标志。这十几辆大车除了菜邕父女等人外,几乎都是杨家的家丁,算是私兵。毕竟杨家也是大族,唯一的儿子以后跟着刘毅混,怎么也不能亏待了。他们私兵武艺不俗。马上战虽不如西凉骑,但到了步下,一个人对付几个不在话下。

刘毅望了望四周,对身旁的张梁道:“马上要走了,华佗华先生呢?”

华佗闲云野鹤一枚,当然不会跟刘毅走。但刘毅对这个老人甚是敬佩,临行之际,怎么也得打声招呼的。

张梁牵着青骢马,应道:“还在医营,要属下去叫他么?”

青骢甚是暴烈,到现在都不曾屈服。被张梁拽着,不停的打着响鼻。刘毅道:“不用了,随我去向老先生辞行吧。”

说是医营,但现在非同战时,营地里面,躺的都是百姓。刘毅一走,随同的医匠肯定得走。偌大的营地,就剩个华佗在里里外外的忙着。刘毅走进医营时,华佗正在熬制汤药。药汁浓稠,正在锅里“汩汩”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中药味儿。

华文将养了两天,已能勉强行走。正在一旁打着下手。见刘毅来了,医营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感谢声,一些身体好点的百姓,更是颤巍巍的爬起来见礼。刘毅在这里扎营了三天。这三天里,医营没干别的,尽皆收留百姓去了。对于他们来说,不啻活命之恩。

华佗道:“刘将军,你稍等。这一锅药汁马上就好。”

要熬药,当然得有药具,华佗也备有这东西。但染病的百姓实在太多,他小锅小灶的,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刘毅的大军开拔过来,华佗就将随军伙夫的炊具借了过来,用以熬制汤药。

生病的百姓太多了,医营内,空气本就不好,呻吟声更是此起彼伏,听着让人烦闷。刘毅的视线从地上躺着的病人身上收回:“华先生,这么多人。你也忙不过来的。”

华佗忙得很,他端起一个碗,用个木勺舀出里面的药汁,径直朝一个病人行去:“不用都救。尽力而为,能救多少是多少。”

不用都救?刘毅视线落在他一头苍白的华发上,不由一怔:“那这样的话,剩下的人怎么办?对他们岂非不公平?”

华佗走到一个病人面前,扶起他,将一碗熬制好的汤药喂下去,站起来看着刘毅道:“将军,小老儿做事,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能救多少是多少。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因为顾不过来,就对所有病人不闻不问。”

刘毅大受震动,当即拜服:“尽力而为,勿以善小而不为,老先生说得是,小子受教。”

和爷孙俩打过招呼,走出营地时,刘毅脑子里,仍想着华佗的话。他看了张梁一眼,突道:“对了,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张梁道:“我也不清楚。但现在军中供求紧张,所余应该不多。”

刘毅道:“从这儿到长安,满打满算,两天应该够了。传令下去,按每人八张蒸饼的量计算。备足两天的伙食。剩下的,全部分给百姓。”

张梁吓了一跳:“将军,这可怎么行?兄弟们会闹的?”

刘毅横了他一眼:“闹什么闹?百姓都快饿死了,还指望着吃撑么?一天两天的,少吃点又不会死人。”

张梁哭丧着脸,应道:“好吧将军。这样的话,你也一样么?”

刘毅道:“一视同仁,军官也不能开小灶。”

“好,听你的。”张梁答应一声,转头向几个亲兵吩咐了几句。那几个亲兵得令,飞也似的四散而开,传达命令去了。

正如张梁所说,如今军中供求紧张。就算省吃俭用,余粮也没多少。刘毅将匀出来的大饼收集在一起。按每人两个的数量,优先分给医营的百姓。剩下的,则由辎重营统一甄别,发放给老人和小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