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女相> 第61章 御史劾东厂,朝中风云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御史劾东厂,朝中风云涌(1 / 3)

景昭三年,正月十八,皇上开印。首日大朝会上,便出了一件大事。

“臣,左佥都御史石永春。”

“臣,右佥都御史常学理。”

“冒死上奏!”

“陛下初即大位,便减赋税、轻徭役,与民生息。更有圣意,皇恩浩荡,将宣州、齐州、福州三地之田产还之于民。天下万民无不仰赖皇恩,感激涕零。景昭初年以来,民物熙洽,熏为太和,皆为陛下圣明所致。”

“然,陛下宽仁治下,未尝铲除朝廷之积弊,天下之大患。东辑事厂自恃皇恩,嚣张跋扈,横行无忌,弄权乱政,铲除异己。天下苦之久矣。”

“前有青州辑事处与贪官巨蠹沆瀣一气,以致青州百姓生灵涂炭。后有业州辑事处,伪以查实不清,实则收受秦游钱财,竟纵任其犯下私通匈奴之大罪。”

“臣请陛下,亲贤臣而远小人,夺宦官内外之权,勿使内侍祸乱天下。”

“臣等附议。”

皇上看着石永春、常学理以及附议的御史言官们,面上有些难色,一双眼睛转而望向了安玉琳那里。

安玉琳俯身道:“请陛下容奴婢与二位大人分辩此事。”

皇上颔首允之,安玉琳才道:“青州辑事处、业州辑事处之事,先皇和陛下都早有定夺。若是二位大人认为此事不妥,为何不在当初面圣谏言?说到底,青州巡抚、业州宣抚使才是当案之正犯,难不成天下的巡抚、宣抚使便都免了?”

常学理接话道:“安公公真是巧言令色,竟在陛下面前指鹿为马。”

“常大人,青州、业州的钦案,早已定论。您再怎么引经据典辱骂咱家,也于事无补了。”

安玉琳此话激怒了常学理,他方要再言,石永春开口道:“东厂自恃皇恩,横行无忌,上到百官群臣下到书生小民,说抓就抓,说杀就杀,不知安公公对此又有何高论?”

“东厂奉皇命监察天下,无论是百官之中有贪腐弄权之辈,还是市井当中妖言惑众之徒,皆可查问。”安玉琳不疾不徐回道。

常学理又咄咄逼人道:“安公公说的查问,就是任打任杀?”

“常大人如此义愤填膺指摘东厂,不知可有人证物证?空口无凭、信口开河,可不是人臣所为。若常大人不是御史,咱家说不得要请旨治一个诬告陷害之罪。”

“你……”

下面正在你一言我一语,殿后出来一个小太监,井仪与他耳语两句后,便到皇上身边说了两句什么。

皇上轻咳一声,道:“此事兹事体大,先交由内阁阁议,再做区处。”

使了一个缓兵之计,皇上便叫散了朝。

殿上众臣神色各异,相熟之人互相使了眼色,就都退了下去。

文渊阁中,宋成武、赵久新、孙靖三人,也是愁眉不展。

“宋柱国,您看,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赵久新看了看左右,率先开口道。

宋成武捋了捋胡子,微微摇了摇头。

“宋柱国,”孙靖见状道,“老臣曾冲撞过陛下,此事不好开口。柱国大人位列人臣之极,何不趁机除了宦官乱政这一大弊?”

宋成武看了一眼孙靖,道:“孙阁老,此事怕没有这么简单。”

“宋柱国说得有理,东辑事厂自立朝伊始便存在,到如今已经是树大根深,恐怕不是轻易便能动摇的。”

听赵久新这么说,孙靖便也沉默不语。

自从当年福王欲谋反逼宫之事事发,孙靖被卷入其中,侥幸逃过一劫后,他便很少对朝事提出什么异议了。这次确实是个除去东厂的好机会,但宋成武不愿趟这个浑水,孙靖也不能强求于人。

宋成武沉吟一阵,道:“此事关节,在于陛下的想法。说到底,宦官不过是宫中的奴婢,惟上而已。依我之见,不如先看看东厂那位,会有什么动作。”

另一边,赶到后殿的甘棠与皇上说了几句话,便往司礼监去了。

“姑姑既来了,正好就一起听听,咱们朝廷上这些大忠臣,都是个什么心肠。”

安玉琳说罢,叫人给甘棠上了茶,甘棠便也落座。

冬早手中托着厚厚的册子,念道:“景昭三年正月初六至正月初十期间,常学理、石永春等吏部尚书潘国兴之门生故吏,相互串联,密谋于暗室,渐成朋党。”

“潘国兴欲递进内阁,名义上为除,为除阉祸,实则为以功成其一己之私欲。潘国兴许其党徒,扳倒东厂,其递入内阁后,为其朋党加官进爵,共享荣华富贵。”

“常学理、石永春煽动督察院御史上书谏言,实为晋左都御史、右都御史之位。”

甘棠饮了口茶,疑道:“督主大人既然知道此事,为何不早做处置,偏偏叫他们闹到陛下面前?”

“若早做处置,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到底还有多少朋党在朝中?”安玉琳似笑非笑地回道。

甘棠将茶杯搁在一边,道:“看来督主,是真的打算铲除异己了。陛下的意思,御史还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