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魂归明初> 第三卷 太平洋篇_第四十四回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太平洋篇_第四十四回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1 / 2)

这段时间的澳洲大陆,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着,派出去探索的队伍先不说,留在基地的指挥部成员和专家们,聘请了商团大量的人员参与勘察,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

这个工作繁重,地形地貌,河流走向,河流流量,水文情况,地质结构等虽然困难重重,但有人有时间还是可以解决,最大的问题是气候,包括历史上的台风和飓风情况,专家们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就连找个人问问都没有。

对此,专家们是头大如斗,没办法,只能从地质结构上,判断曾经发生的台风和飓风的烈度,另外一个就是从野生动物躲避自然灾害时,选择的庇护所进行判断,时间,肯定是旷日持久。

城市总的规划一时半会出不来,但不影响局部的建设,比如港口建设,比如移民小区建设等。

港口建设没什么好说,本身就是抗击台风的最前沿,按照明帝国港口建设的最高标准实施便是,找到足够水深的地方立即开工,指挥部给出的时间是在三个月内建成一个临时港口,为的是各种材料的卸载,当然,工期紧,要求高,价格肯定下不来,对这些工程公司来说,难度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他们在意的是工程造价。

移民小区的建设同样不是难题,找一个避风的地方建设就是,小区的建设不会影响整个城市的规划,只要各个小区之间留有足够的空地就成。

这个方法是规划专家提出来的,在实践中证实可行。

虽然商团带来了很多建设材料,但对一个新兴城市的建设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更别说整个澳洲大陆了。

对商团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水泥厂和钢铁厂,很快,建设水泥厂和钢铁厂的报告送到了指挥部。

王景弘一边看报告一边眉头紧绉,曾经的设想是将澳洲大陆作为原材料输出地,没想到刚刚登陆,可以说立足未稳,商团便来一个当头棒喝,完全脱离了原有计划,当时想的是,在自己这一世控制住,哪怕不能完全杜绝,也要控制住规模,现在看来有点一厢情愿。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恐怕连规模都无法控制,此口子一开,想要控制那就是痴人说梦,资本的逐利性不是人的意志可以左右的。

控制矿产量来限制钢铁厂的规模,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想深一层,发现矿产量同样无法控制,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本家会绕过法律和政策,甚至通过游说,从而修改法律,怎么办,只能是走一步是一步了。

农牧业公司还在丈量土地,寻找水源,寻找适合生长的粮食和动物,忙得一塌糊涂,忙归忙,他们内心满足,多好的土地啊,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出现在脑海中,金灿灿的稻田或者麦田一望无边,微风轻轻送来泥土的芬芳;另一边是一群群的牛和羊,它们悠闲的吃着嫩绿的牧草,小牛小羊则是在嘻戏玩耍,天地人融合在一起,**美满。

美好确实美好,就是在丰收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收割,恐怕死的心都有,对这个问题,明帝国各地已经开始出现,好在大陆的城市化水平高规模大,农忙的时候,政府组织城市里的年轻人参加义工,到农村帮助农民收割,总算没有出现大问题。

澳洲大陆不同,就那么一丁点人口,去哪里找义工?

太平洋舰队出征前,王景弘专门拜访了科院钱院长,向他提出研制收割机器的要求,并且由弘欣慈善基金会提供资金,想来应该差不多成功了吧,王景弘是未雨绸缪。

现在摆在王景弘面前的是建设钢铁厂的问题,阻止不现实,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将

钢铁厂的控股权掌握在弘欣集团手里,至于百年之后,命都没了,谁还管得了这么多。

有一个问题,王景弘始终想不明白,原时空澳洲大陆就是一个资源输出国,难道他们没有炼钢技术?又或者他们不知道建设钢铁厂比纯粹输出铁矿石赚钱?一定有原因,只是自己想不到,为此,王景弘专门发报问马和原因。

马和同样想不明白,最后组织经济学家,金融专家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的结果:这是人为设计,铁矿石的控制权落在了外国财团手里,他们不希望澳洲大陆自己炼钢,因为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

原来如比,问题是,现在控股的还是明帝国的财团啊,这要怎么整?难办。

其他工厂建多少都无所谓,包括水泥厂等,要知道,钢铁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始终是各个国家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没有钢铁,国家的脊梁骨就硬不起来。

第二天,王景弘将商团代表请到指挥部,想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商团暂时不建钢铁厂。

王景弘:“各位请坐,你们的建厂报告我仔细看了,很好,只是有一些小问题想跟你们探讨。”

代表1:“王督好,商团最大的股东是弘欣集团,说白了王督就是我们的老板,有什么直接下令就行,探讨让我们受宠若惊。”

众人纷纷附和,都是成功的商人,只要不涉及利益什么都好说,这一手他们玩得贼溜贼溜,无懈可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