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魂归明初> 第二卷 欧洲篇_第四十二回 风萧萧(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欧洲篇_第四十二回 风萧萧(六)(1 / 2)

第四十二回风萧萧(六)

工作组回到临时驻地,发现军营里热闹非常,一问才知道,那些先去的部落,在酋长的带领下,拿出不多的食物,前来慰问联合远征军,他们将来自明帝国的客人当作自己最亲最亲的亲人,将明帝国军队当成了亲人解放军,场面令人感动。

部落人民是载歌载舞,他们好像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忧伤,也好像从来都不思虑明天之事,他们乐得其所乐在其中,如果是在华夏,绝对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时明日忧的颓废状态。

当那些酋长知道明帝国军队不走了,并且应承保护她们的生命财产不受任何侵犯的时候,立即表示:从此不再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管辖,并将联合没到场的其他部落,成立一个松散的联盟。

一经宣布,立即燃爆了现场。当联合远征军按照市场价接收他们送的物资后,部落好多人哭了个天昏地暗,自古以来有这样的军队吗?不收群众一针一线?天啊,这样伟大的军队就在眼前!

形势发展太快,快得光头强率领的联合舰队还没有到达好望角就接到了电报,商团立即调配物资,银行紧急分配人手前往红海,准备建立第一个大型据点,出征前没有考虑在中东建立网点,当时的情报显示,中东只是一个物资的集散地,自然资源匮乏,忽略了中东的人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用黄雁的话说:适当改变战略,釜底抽薪,从边缘开始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力量。

三天后,前往勘察港口的专家回到临时驻地,向联合远征军指挥部提交了一份适合建设港口的建议,指挥部经过审议,一致通过了专家建议,随后进入轰轰烈烈的建设**,建设港口所需的物资不断上岸,一边设计一边施工,能够在当地采购的全部由当地采购,出征时担心的人力问题,到最后还是出现了,只是与当初的设想恰恰相反,现在是人满为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这个结果首先受益的是锡兰岛和龙芳省的企业,他们不断的前来建立工厂,好在国内的财团有先见之明,早早就与锡兰岛、龙芳省成立了投资公司。

随着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联合远征军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摆在面前,怎么办?

现在这里变成了无主之地,各部落之间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统一的政府架构,从长远看,战乱不可避免,这与远征的初衷背离,如果没有明帝国的企业在这里投资,战乱就战乱呗,但现在不行,战乱将严重伤害明帝国的利益,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这里成立一个海外省。

与好望角不同,那里成立海外省是有规划的,不断的讨论商议,并且与光头强率领的联合远征军第二指挥部进行了多次无线电沟通,最后还是无法独断,只好将皮球踢给内阁。

内阁接到报告,一看事关体大,立即召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会上分成两派,支持建立海外省和反对建立海外省的针锋相对,支持的以王景弘为代表,反对的则以马和为主将,各说各的理由,一开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是王景弘以未来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占得上风。

马和:“在远离明帝国的地方建立海外省不是不可以,而且明帝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到,但阿拉伯半岛并不是无主之地,虽然当地的部落有这个诉求,但后果极可能发生不可控的大战,我们认为得不偿失。”

这个观点得到了差不多一半人的支持。

王景弘:“不错,那个地方是有主之地,但自古以来就是乱主,谁强谁就是主,从来就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风俗习惯,罗马帝国来了又走了,法老来了又走了,后面是波斯帝国和巴比伦帝国,现在是奥斯曼帝国,他们从来就没有将重心放在这里,他们的重心在地中海,这里是任意他们奴役和索取物资的地方。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一战从决定远征的时候就已经是不可避免,顺其自然就好。”

王景弘:“各位,看看地图,从红海到地中海就隔了一段短短的距离,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最后一定会打通这段路,这条运河只要一开通,就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以其将来受制于人,为什么不在明帝国强大之时抢占最重要的战略地位呢,天予不取是何道理。”

听了王景弘的理论,众人将目光转到地图上,发现从锡兰岛进入印度洋,如果通过红海再经过运河到达地中海,距离不是近了一点点,持支持意见的更加坚定了信念,而反对的开始犹豫,首先改变意见的是户部尚书和交通部尚书,这可是钱啊。

最后内阁达成一个妥协的办法,海外省暂时定名桂芳省,先在国内搭班子,等时机成熟后再成立。

会后王景弘与马和展开了进一步的争论。

马和:“你以前不是认为最好阻止开通运河吗?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王景弘:“历史自有他惯有的轨迹,不管怎么样,我突然觉得有必要在那里打下一个楔子,就算是阻止也好,抢占战略地位也好,当然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蠢事我不会做,要开运河也是欧洲那帮人去开,我们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