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魂归明初> 第一卷_第七十四回 发动群众(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_第七十四回 发动群众(二)(2 / 3)

地图前凝视了足足一分钟才转过身来。

王景弘:“各位,你们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没有发现,因为你们的视角还停留在旧港这个地方,而旧港在兰芳省的地图上只是一个点,不认真还不容易找到,而你们呢,很明显是站在旧港的角度看问题。”

说完走回座位。

王景弘:“我刚才提出按三百万人口来规划兰芳省,注意,我说的是兰芳省而不是旧港,三百万人全部放在旧港当然承受不起,如果是放在整个兰芳省,你还得集中起来才行,否则就像一把沙子洒向大海,一眨眼就无影无踪。”

王景弘:“在回答你们的质疑前,我先跟你们说一说历史,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探讨,在座就有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

王景弘:“太遥远的不去说,就讲讲秦汉以后的吧,我们国家的行政中心一直往东南方向移动,这是为什么,还有我们国家的每次动荡都与自然灾害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每次自然灾害都会引发社会动荡,这又是为什么?其中的关键我认为是人口基数,当人口达到一个临界点,遇到自然灾害必然会发生社会动荡,生产力没提高之前,土地的产出达到了极限,自然灾害一来,为了生存,肯定匪盗四起,人心惶惶,在别有用心的野心家的煽动下,不久就会狼烟四起,华夏大地开启炼狱模式,人命贱如狗,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杀得是一个血流成河千里无人烟,直到出现了一个共主,华夏才得以从获统一,这时候的人口直接减半,甚至更多,人口的大幅度减少的结果就是土地的产出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社会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前提是没有外族入侵。”

历史学家:“行政中心东移也是人口的原因?”

王景弘:“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每个朝代的行政中心都在不断的吸收人口,当土地无法承受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行政中心往东南移动,这不但有土地产出的问题,其中还有水资源不够用的问题,而水资源又是因为环境的过度开发造成的,像现在我们国家的西北部,原来的秦汉行政中心,青山绿水已经开始远离,再不采取保护措施,用不了一千几百年,那里就会变成荒芜一片。”

环境学家:“我赞同王总的观点,环境只能合理的利用,不能无限制的开发。”

王景弘:“行政中心往东南移动是一个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事态,最为关键的是水资源,也就是往大江大河的下游和海边移动,北宋的生产和财富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当时的人口据记载达到了1亿2千万人,这是一个当时的社会环境,生产力可以达到的顶峰,其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直到灭亡。”

施进卿:“王总的意思是,移民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唯**法?”

王景弘:“移民是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生产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提高生产力要通过高效的管理以及先进的工具来实现,而提高产出就要靠科学家不断的寻找和培育高产的种子,以及有助于提高产量的肥料(最后还是不敢把化肥这个名词说出来),在我们出征的时候,国内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远征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各地寻找高产的作物和动物。”

王景弘:“我们国家现有人口大概不到7000万,这时候的人口问题不大,但你们想一想二十年后我们国家有多少人?现在一对夫妇大约生5个孩子,能够长大**的三到四个,二十年后就是增加三倍,达到2亿人口,先生们,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的人口寿命将得到大大的延长,到时肯定不止两亿人口。”

听了王景弘所说的情况,众人心里一凉。

人口专家:“王总说的这个情况百分之一百会出现,当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也会下降,但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

施进卿:“那不是一个很悲观的结局?”

王景弘:“看大家失望的眼神,我们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其实不必这么悲观,随着科学的发展,土地能够承受的人口是不断增加的,根据我跟马和的推算,明帝国大陆可以承受的人口在七亿到十亿之间,现在离这个临界点还早着呢,没有三五百年不会达到这个上限,再说我们还有海外领土,像兰芳省,建设好了,养活5000万人口没什么问题,前提是我们要为之一代一代的努力。”

王景弘:“以兰芳省的面积,这里最终要建立5到6个省级行政中心,条件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施进卿:“成立这么多的省级行政中心,效率会大打折扣,不利于资源的利用。”

王景弘:“只一个兰芳省,效率和资源利用肯定要比5到6个行政中心高,但有一个问题,孤悬海外,权力过度集中,有可能变成一个独立王国,这是明帝国**政府绝对不容许的,也许有人会说明帝国有联合舰队,足于震慑那些野心家,是,有联合舰队在,那些野心家不敢有这样的野望,但谁能够保证联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