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冲喜福晋24(1 / 2)

第一条路,去攻打接壤的别国地盘,凑够一万个坐标。

第二条路,购买镇守佛像。

第一条路,蒙古也好,西藏也好,如今都不会选择,毕竟通道那边儿如今走出来的山野精怪越来越多,不打仗,自家地界上都会损失人口,打仗的话,怕不是要亡国灭种。

第二条路一提出来,蒙古来的活佛立马眼冒金光,笑着说接受第二条提议。

西藏来的活佛说要考虑几天。

两人出宫后,苏苏就不再关注这事儿,有佛教高层和朝廷处理,她就牵个头就足够了。

有关注这些的时间,还不如忙乎搬家的事儿呢。

万佛阵开启后,皇子们耽误良久的出宫开府的行程也踏上了正途。

皇子府是康熙让工部和内务府商量着给修建的,一应用品俱全,收拾好行李搬进去住就成。

从大阿哥开始,太子留宫,其余皇阿哥一直排到十阿哥都搬出去了,才轮到苏苏一家子搬出皇宫。

这次搬出去的只有苏苏一家三口,太上皇倒是也想搬走,可康熙死活抱着大腿不叫走。

“皇阿玛,您搬走了,太后怎么办?太后也搬去跟师妹一起住嘛?还有其他太妃们?倒不是儿子不能在宫里奉养太后和太妃们,就怕太后和太妃在宫里待不住,非要跑出宫找您去。”康熙这话可不是搞笑来的,而是太后宫里住着的几个蒙古来的太妃真打着跟太上皇搅和在一起过日子的心思。

蒙古太妃们的彪悍,太上皇想想也头疼。

那些太妃哪里是想跟他这个太上皇过日子,纯粹是为了娘家,想守在他身边巴拉好处的。

太上皇就只好继续留住在宫里,当然,一个月住个三五天,其余时间去苏苏那边儿住就成。

苏苏搬家前,胤禌被康熙册封为‘禅亲王’,成为兄弟里,最先成为亲王的存在。

兄弟们私底下都酸溜溜的说:“吃软饭就是好啊,娶个好老婆,少奋斗三十年呢。”

这话传到苏苏耳朵里,苏苏差点儿没笑岔气,笑够了还问胤禌:“软饭好吃吗?”

胤禌本就是个没脸没皮的,闻言挑眉回了一句:“皇阿玛都恨不得跟我换换吃一口软饭,也不怪我兄弟们嫉妒我。”

这话可把苏苏恶心坏了。

老不咔嚓的康熙想吃,也要看她乐不乐意啊。

两个月后,西藏来的使节团商议好了购买镇守佛像的协议,带着已经灌注好佛法的镇守佛像十尊,启程回去了。

西藏这边儿按照版图大小,一共定制了一千座镇守佛像。

恰好能护住整个西藏版图境内。

蒙古那边儿还在扯皮,蒙古想让大清白送,大清不乐意,又过了一个月,这事儿还没扯清楚呢。

镇守佛像的防护力度跟万佛阵大同小异,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也能滋养肥沃土地,却没有改凡土凡水为灵土灵水的功能。

康熙得知这点儿后,很满意,到时候大清境内到处都是灵水灵土,灵物灵植不缺的时候,蒙古和西藏再想追赶大清的国力就没那个本事了。

故此,卖给他们的镇守佛像也不是很贵。

这些佛像是佛教高僧灌注佛法制作而成的,一尊佛像的效用也就五年左右,可以源源不断的售卖。

细水长流,价格公道才能长期赚钱。

成年皇阿哥们都出宫了,蒙古这边儿还没扯完,苏苏过起了种田生活。

真种田,她家占地面积极大,当初修建的时候,苏苏就说后院多留点儿种植园。

如今苏苏一家三口,外带经常来家里住的太上皇一起,把后院的几亩地都种满了各色灵植。

灵物也就只在宅子里养了乳羊,其余的都养在庄子里。

而佛教开始大面积种植灵植,养殖灵物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很多权贵们眼红的不行,几次三番找康熙要个公道。

康熙烦的够够的,就把人打发去找苏苏了。

胤禌在前院接待了权贵们,好家伙,家里有点儿底蕴的满族贵族怕是都来了吧?

这些人胤禌很恭敬,只是说出口的话就不那么中听了。

“禅亲王,奴才们这次来的意图您也知道。佛教里基本都是汉人,跟咱们满人从来不是一条心,那些灵植灵物先紧着佛教种植,这不是养大了佛教的胃口吗?往后佛教势大,咱们满族想继续保持正统可就难了。”说这话的是谁呢?

恰好是苏苏特别不待见的佟家人,康熙小舅子隆科多。

许是这些权贵家的家主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好看,所以没亲自来,而是打发家主最出息的子弟找上门。

隆科多呢?

是个狂人,除了太子,对其他皇阿哥都不是很恭敬的人,要不是胤禌的福晋是苏苏,隆科多忌惮苏苏的实力,怕是也不会对胤禌这么客气。

恰好,苏苏不待见佟家人,胤禌也不待见啊。上辈子,皇阿哥可没少在宫外面被隆科多下面子。

“你们的来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