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1985,给妻儿幸福生活> 第111章 吃喜儿(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吃喜儿(一)(1 / 3)

定哪一天好呢?

遇事不决翻黄历……

钱亦文和英子坐在炕上,一页一页地翻着。

“六月初六,好日子……”钱亦文大惊小怪地说道。

“胡说!那不都过去了吗?”英子白了他一眼。

“嗯,也是。就算没过去,咱也不和团支书争……”

”宜婚嫁、乔迁、祈福、祭祀、作灶……”

钱亦文又兴奋地说道“没一样不吉利,就这天了!”

英子一看,农历七月初九,阳历八月二十四号。

“还剩六七天了,你还啥都没准备呢。”

“有啥好准备的?酒咱自家有,青菜也都下来了,也就是买口猪就是了。”

“这个时候,上哪儿买猪去?”

“好办!明天我去接二大爷,他抓猪厉害,看膘那叫一个准!让他和咱爸一起去买,那么大个平安镇,还没口像样的猪了?”

“可是,明天李哥不是来吗?”

钱亦文说道:“不耽误!他得先到平安供销社装货,我转一圈回来,他都不一定到。”

吃喜儿的事儿不能误了,但李长丰来拉货更不能耽误。

阎春生和豆腐匠子那存的黄芪,他还指着呢。

拿这笔钱抵了肖队长的工程款后,剩下的用来操办酒席,富富有余。

初七这一天,他把该到的地方都跑了个遍,老边烧锅、青峰山鹿场、阎春生、李豆腐匠子,都知道信了。

二大爷不负所望,和董长贵一起赶了头猪回来。

“你俩……从平安赶着猪回来的?”钱亦文哭笑不得。

董长贵一脸苦相:“说不听啊,我车都找好了,人家非要往回赶……”

“不累……”二大爷憨笑着说道。

“二大爷呀,雇个小蹦蹦车才几块钱?你这二十多里赶到家,还不得掉五斤秤啊?”

“不能不能!”二大爷说道,“我揣着苞米粒子呢……”

董长贵一脸苦笑,也是没招儿没招儿的。

七月初九。

晴。

三合堡的乡亲们三三两两,踩着大门口的鞭炮碎屑走进院子,一起感受一家人的喜悦。

钱臣和钱武,以主人之姿,站在大门口,逢人递烟,拉几句家常,然后颇有底气地道一句:“屋里坐!”

以下别看,明日更……

从分水岭下来后,在临近安康宁陕界的时候,把宿营地选在了一个小村子旁的停车区。忙活扎营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也准备夜宿于此的货车司机。两个形单影只的人,极易产生基于相互怜惜的共鸣,于是合并了酒菜,对坐在一只15w灯泡下,开始了深入友好的交流。

大哥的炉灶,比我的可是大气多了

▲大哥的中型货车拉着一车零担货物,由成都去到西安,到了后再择机装满货物返回去。如此不停,每月要有四五次往返。看看天色还不算太晚,便问大哥为什么不加加油赶到终点?他说到了也卸不了货,还要住宾馆。车上也能睡,何必要去花钱,更主要的是他喜欢这山里的宁静。

听说我已走过了秦岭中的蓝武古道(蓝关-武关)、商於古道(商州-河南柒於)、峪谷古道(长安-旬阳),现在又在子午道上,便在子午道上把话题展开了。

聊了一会儿,才发现大哥是个被货车司机耽误了的历史学家,对子午道了解得那叫个透彻。从子午道在他家乡四川那边的分支,再到长安子午谷的具体路线,包括沿线都有什么现存的或已消失的遗迹,都讲得头头是道。当拿出自己拍过的照片让他辨识时,一边听他讲照片中的故事,一边感叹自己其实只是在浏览,却并不真正知道其中所包含的故事,于是决定第二天再折返回去。大哥出了个主意,告诉我不要骑车回去,因为这一路的上上下下,确实是不方便,而且子午古道有一段又并不与210国道并行,路况不佳,又是上坡,不方便骑行,建议我徒步,并告诉我说那条路上徒步登山的人特别多。最终,采纳了专家的意见,由他搭载我到秦岭脚下,然后从子午道上山。

次日,坐上大哥高高的副驾位,又重走了一遍210。最后大哥将我放在关中环线与一条小路的交叉处,嘱咐我由小路向南,先去豆角村看看,那里是子午古道的起点,而且是个很有历史的小村落。听他说时,我只道他是在说“斗角”村,心想这名字取得还挺有异域风情,进到村子才发现村名实实在在就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果实。

南豆角村,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头立着的这块石碑,大体说明了村子的略史。

豆角村,这名字是极易扎根在脑海中的那种。主观意识中,并不太相信有哪个村子会随意地取名为豆角。据说村子原本叫作“杜角”,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春秋时期曾在山下设立了杜县,而这个村子便在杜县旁边,所以取名“杜角”,经过几千年的改造,就被讹传为“豆角”了。

豆角村南所立的这块碑,我们姑且叫它为“村志碑”吧。碑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