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重生朱棣之子> 第一百五十三章:出海究竟赚不赚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三章:出海究竟赚不赚钱(2 / 3)

“一是海外邦国进献的贡物,二是各国贡使随船携带的私人货物。”

“由贡使代表其国王进献给陛下的贡物,其实数量很少。自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就定下了厚往薄来的规矩,以期与我大明天朝上国的身份相符,所以在明面上,朝廷得到的贡物,还没有陛下给番邦的赏赐多。郁尚书刚才所说的‘赔本赚吆喝’指的就是这个。”

“至于过去各国贡使随船携带的私人货物,往往超过贡物的数十倍,皆被那些番商在大明口岸自行买掉了,以求赚取私利。”

郁新听出来郑和是想改变这个太祖之前的旧规矩,于是当即出口提醒道:“郑和,这可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

朱棣却给予支持,高声道:“郑和,你说下去。”

“是。”郑和躬身道。

然后,他接着说道:“陛下,微臣率大明宝船队,巡使西洋各国,见各国多采用征税之法。”

赵王朱高燧接话道:“对,番邦收咱们的税,咱们也收他们的税啊!”

“陛下,洪武七年,太祖皇帝下令关闭了沿袭唐、宋、元三朝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从此只允许朝廷的贡、赐往来。自那之后,来朝使者越来越少,如今正是睦邻友邦,广纳贡使的好时机。臣以为,眼下还是不征税为好。”

朱棣点头道:“怀柔远人才能万邦来朝,你这建议,可谓是深谋远虑。”

“陛下,微臣奏请,对各国使臣带来的私人货物,可以清点之后,留出一半,允许他们在七天之内自行贸易。”

郑和躬身恭声道。

郁新问道:“那另外一半呢?”

朱高燧很不礼貌的接话道:“父皇,儿臣建议这另一半,由朝廷没收,充缴国库。”

“若依赵王殿下之言而行,如此一来,以后谁还敢来大明朝贡?”

郑和当即解释道:“因此,微臣建议,另一半由朝廷按官价收购,再拿到市场是卖出,两价相差,利润必定不菲。”

朱棣点头道:“是个主意,既拿到了番货,又不失我大明上国礼仪,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个主意虽然不错,可这一买一卖,由谁经营呢?”郁新又问道。

“当然是市舶司了!”朱高燧抢话道。

朱棣闻言,微微有些皱眉。

他发现朱高燧现在变得有些跋扈,与他左手下方稳坐泰山的朱高煦完全没有可比性。

郁新道:“京师附近,哪里来的市舶司?”

郑和躬身接话道:“可由户部派官员,代为管理。”

“郑太监的意思,是让户部臣工都去做买卖?”

郁新义正辞严道:“一买一卖,如同商贾小人一般,岂有此理?”

朱棣沉默无言。

御史桂湛出列道:“陛下,此举不可。自古君子喻于义,小人趋于利。让户部官员出去做买卖,成何体统?”

他接着道:“再者,用番货去赚我京师百姓的钱,这与‘巧取民利’有何区别?这般左手倒右手,并没有为我大明从海外番商手中挣来一分钱!”

“此言是大大的荒谬!敢问桂御史,能买得起这些番货的,有几个是平民百姓?”

朱高燧大声反驳道。

朱棣总算点了一下头,表示朱高燧这话说的比较中肯。

看着朝堂上众人的争论,朱高煦知道,若不改变重农抑商的观念,朝廷很难实现真正的富强。

若朝廷没有足够的钱,自然就难以支撑战争,以及攀科技树。

长此以往下去,朝廷财政赤字不断,就会像历史上的明朝一样,最终被军费、赈灾给拖进泥潭,直至大明社稷倾覆!

“七天交易的事,就这么定了。”

朱棣望了一眼朱高煦,见后者沉默不语,于是朗声拍板决定道:“官价收购番货,然后再上市交易。”

他说到这里,望着桂湛道:“朕允许番人在京师附近出售货物,可并没有禁止我大明的子民卖货给番人。大明子民赚到了钱,便可体会到朕开海之策带来的好处。”

这时,朱棣豁然起身,俯视着堂下朝臣,高声说道:“既然众卿口口声声要为君父分忧,那好,从这个月开始,全国所有官员的俸禄,皆用郑和运回来的番货按官价折抵。这叫番货折俸,替朕分忧!”

他望着郁新、桂湛,接着道:“既然你们认为做买卖有辱君子之名,有悖为官之道。那这个买卖,朕来做!”

朱高煦见朱棣起身,也连忙站了起来。

朱棣道:“太子,你替朕主持这件事。”

“儿臣领命!”朱高煦躬身道。

散朝后。

春和殿。

太子书房。

朱高煦正在与户部侍郎夏原吉商谈事情。

“太子殿下,自上次国宴之后至今,经臣统计,竟少了碗碟、酒盅等餐具五百八十余件。这些诸国使臣,真是有失体统!”

夏原吉苦着脸,起身拱手说道:“臣请殿下让郑和务必与那些贡使说一说我华夏礼仪。”

“那些瓷器碗盘若不招人喜欢,谁还拿?”

朱高煦笑着说了一句,并抬手示意夏原吉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